探針︰ <br>官媒爆習近平私隱目的 - 張華

探針︰ 
官媒爆習近平私隱目的 - 張華

官方新華社連續三天曝光習近平等七名政治局常委的軼事,特別是習近平,不僅圖文並茂介紹他在父親習仲勛被打倒後的悽慘遭遇,還曝光了他的婚姻、家庭狀況,甚至連女兒習明澤也公開了。很多人讚賞,認為這是習近平新政之一,提高中共政治透明度。
官媒發佈的這些習近平家事、舊事、私事,其實早已散見於國外內傳媒。從他文革時被送進少年管教所,十六歲被迫下放到延安窮村,幹起種田、挑糞、打壩等繁重工作,然後與彭麗媛相識、結婚,分居二地時每天打電話解相思苦等,都不是新材料,只是新增一些首度曝光的舊照片,例如習近平與女兒習明澤的合照、他與彭麗媛婚後的舊照等。這些由新華社報道出來,就如同得到官方「認證」,這樣外界自然會沿着官方的期望去認識習近平的為人、個性等。
過去,中共領導人故作神秘,絕少在位時向外披露家事和私事,他們的身高、體重、喜好、健康及婚姻等都屬國家機密。一方面,他們故作神秘,刻意拉遠跟民眾的距離,這樣宣傳機器才能「造神」,令他們化身為有別於凡人的「英明領袖」。另方面,其私生活要麼非常不堪,有着骯髒歷史,要麼妻兒子女準備在官場商場大顯身手,不想被指以權謀私,於是索性把他們收起來,不讓公眾知道。
但時代不同了,網絡興起後,中共領導人要保持高度神秘已不可能;更甚者,各種有關他們身世、家庭、個人歷史等傳言,多不勝數,當中不少負面資料,真假難辨,令他們光輝形象大打折扣。中共宣傳機器無力抗衡新媒體,今次習近平有限度公開私事,其他常委也將篩選過的軼事公開,就是這種無力感的顯現,並藉此澄清及否定網絡傳聞,打造他們理想中的形象。
例如溫州高鐵車禍後,救援人員在國內外傳媒監視下毀屍滅迹,第一時間掩埋車頭等殘骸,當時就有傳言指此乃副總理張德江的命令,他因而受到各方指摘,成為他的政治污點。前幾日新華社特稿首度替他澄清,指他當天趕赴現場時,「始終把救人放在第一位,探望傷者並處理善後。當看到一個坑內堆放的列車殘骸時,他明確指示,殘骸不能埋,要做好現場保護和事故車輛的妥善保存,為事故調查分析提供條件」。
這種選擇性的公開私事,並非甚麼新政,更不是想藉此提高施政透明度,而是當局面對網絡強大「造謠能力」的被動回應。沒有真正獨立的傳媒,公開一些經過官方挑選的領導人片面資料,與政治透明度毫無關係!

張華
逢周二、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