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出口勁彈一成<br>券商潑冷水 外圍仍未明朗

港出口勁彈一成
券商潑冷水 外圍仍未明朗

【本報訊】受惠於中國出口明顯反彈,香港11月份整體出口按年上升10.5%,大幅高於市場預期的3.3%。銀行界經濟師從有關貿易數字,預計本港來年的外貿環境將出現實質改善;但也有券商認為香港明年仍會感受外圍需求的壓力,而港府亦指出本港出口前景仍遇挑戰。記者:劉維剛

政府統計處昨公佈香港的11月份對外商品貿易數字,整體出口和進口按年增長分別為10.5%和9%。出口表現遠高於彭博綜合市場共識所預測的3.3%增幅。

受惠中國製造業復蘇

東亞銀行首席經濟師鄧世安回應說,9月份整體出口上升15.2%,主要是反映一次性的iPhone銷售。但10月份的數字則下跌2.8%。他指出,香港11月份出口數字呼應中國採購經理指數的良好勢頭,該指數於12月份創出14個月的新高。
恒生銀行經濟師林俊泓認為,香港11月份的10.5%整體出口增幅,其中的9.9%是中國的貢獻,11月份香港總體出口至中國上升19%。他認為,這些數據清晰地顯示未來的出口走勢樂觀,不似9月和10月的貿易表現因基數效應而表現得相當反覆,未能表明形勢。
鄧世安說,11月出口上升,也反映歐美經濟表現穩定,特別是美國感恩節的消費理想;歐美買家都是以急單為主。隨着美國樓價回升、失業率下降,需求有望上升。他預期這股動力於明年將會持續。
林俊泓預計12月香港的整體出口上升5%,而明年能維持這個幅度。他指出,外圍經濟將會改善,美國財政懸崖很大機會得到解決,而歐洲可能錄得輕微上升,這會利好香港出口。
但券商摩根大通預期,復蘇中的中國經濟仍會支持香港未來數月出口,但香港的出口表現仍需取決於已發展市場的需求。由於這些市場明年仍受制於財政條件,因此香港將持續感受外圍需求的壓力。

港府:前景充滿挑戰

香港政府發言人表示,展望未來,先進經濟體系脆弱的基本面,會在短期內繼續拖累當地的最終需求。雖然內地經濟最近動力加快,可望為區內貿易提供一定支持,但香港的出口前景依然充滿挑戰。
林俊泓又表示,香港11月份錄得貿易逆差441億元;隨着外圍經濟好轉,貿易逆差明年可能輕微收窄。他又估計中國明年的經濟增長為8%,對香港有利;而香港的經濟增長將為3%,內部需求增幅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