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通脹升溫勢損企業盈利

亞洲通脹升溫勢損企業盈利

【形勢惡化】
今年環球股市受歐債危機及財政懸崖困擾,展望明年,相關問題仍會成為大市陰霾,揮之不去。霸菱薛永輝指出,全球宏觀風險明年有機會下降,主要看美國會否出現雙底衰退和歐元區會否解體。他認為,第三輪量化寬鬆措施(QE3)提供資金,有助美國地產市場復蘇,但歐洲明年還處於衰退。
中國領導人換屆交接順利,投資者先前對中國經濟增長的看法極為負面,但現時負面程度已有所修正,數據亦顯示經濟觸底回升。薛永輝認為,股市最大的風險在政策和政治,如歐元區各國會否遵從財政紀律,和美國兩黨如何合力解決財政懸崖的問題。中國政府處於經濟放緩的環境中,如何適當地創造就業機會和維持穩定,將成為股市升跌關鍵。

品牌股對沖風險

此外,他認為亞洲通脹風險很大,因為QE政策令資產價格上揚,例如香港房地產急升。在亞洲,租金和工資等會帶動通脹,增加成本,並削弱公司的利潤率,也會改變消費模式。假如通脹惡化,更可能促使加息及拖慢增長,從而影響總體經濟。
但反觀來看,當通脹重臨,投資者投入股市,以對沖通脹。如果只有通脹但缺乏增長,滯脹問題就會出現。
東方匯理梁光域也同意,通脹有惡化迹象,而理論上股票是可以對沖通脹風險,特別是金礦股和地產股。香港上市的金礦股規模不大,而中、港兩地政府皆打壓樓價,故此,如何選擇對沖通脹風險的股票也很困難。他認為有品牌和能把通脹轉嫁客人的公司將會受惠。
薛永輝指出,投資者現時對市場憂慮減低,因為外圍的風險回落,但預計明年市場仍然波動,相信投資者會慢慢地加大風險比重。
今年初投資者集中在美國政府債券,後來逐步轉向高息債券,反映投資者的風險胃納逐漸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