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所謂電影技巧,是怎樣利用畫面、音響效果、配樂、演員的演出來煽動觀眾情緒,《海嘯奇蹟》絕對值得90分,它讓我覺得上天實在恩賜我們美好的生命和生活。未進戲院之前,我們都知道自己進場看的電影,是有關於2004年南亞大海嘯的故事,導演Juan Antonio Bayona沒放過任何一個機會,還未有畫面,已先用隆隆然的低頻,預告不安的事情來臨了!終於看見一個天空的鏡頭,忽然一陣更大的隆隆聲激起,一架客機從畫面的左手邊飛出來,飛向等待着他們命運的地方。
等待,便是我們看真實災難片改編的電影重要的基礎。我們知道將看到大場面的海嘯,把故事和人物沖進災難,把我們推進感官和精神上的刺激。所以為甚麼災難電影一定要在災難之前鋪排好了主要人物的關係和性格,因為它要觀眾代入這些災難。而且,等待永遠是吸引力之一。等待看到一家將會遇上災難的家庭,等待他們是個非常完美的家庭,等待他們被巨大的海嘯吞噬,那個剎那終於來到了,在最適當的時候,轟然而至。
等待災難來臨之後,便是等待片中人的命運。娜奧美屈絲才是電影的重點,因為她是個女性,通常在災難片,驚慄片內女性都是等待被襲擊的目標,而我們對女性的同情心,永遠大於對男性的同情心。這不是我特別性別歧視,實在是一條定理。故事也就跟着娜奧美而去,她怎樣跟大兒子在洶湧的波濤中掙扎而互相扶持,怎樣全身都滴着血還要救另一個小孩。怎樣終於得救了,但她卻已身受重傷。而這也是讓我們在她與大兒子遇難過程中帶來的尖叫和痛苦(男性做這些事便不夠過癮),她的重傷也是吸引觀眾等待下去的另一個主題。
撰文:仰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