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街坊 - 邁克

隔代街坊 - 邁克

以羅馬地標作背景講故事,當然不是電影起的頭,著名例子莫如普仙尼歌劇《托斯卡》,三幕情節分別在山谷的聖安狄亞教堂、法尼錫宮和聖安琪路堡發生,每逢經過,耳邊總響起破碎的詠歎調。但是似乎沒有什麼人記得為救情郎不惜開殺戒的歌女,起碼鐵粉攜帶鮮花到舊監獄圍牆憑弔的軼事聞所未聞,那座打從十九世紀末便被法國領使進駐的豪宅,門外也不曾停泊一架二架慕名而來的旅遊大巴。可見銀幕的影響力,的確較其他表演藝術普及和久遠,頑皮的異國公主早已駕返瑤池,街角報攤仍然擺賣明年的《金枝玉葉》月份牌,意大利影壇黃金不再,擠在翠飛噴泉周圍拍照留念的遊客卻有增無減。呃,或者是我自作多情,這些平均年齡不超過三十五歲的男男女女,其實根本不認識費里尼,圍觀噴泉只不過沉迷洛可可建築?怪不得他們七嘴八舌嘻嘻哈哈,一點也不擔心聲浪會掩蓋安妮達愛寶的嬌嗔,那個穿黑色晚裝涉水的身影,可能並沒有霸佔他們的記憶檔案。
而我,充其量是個半票費里尼迷吧,上網訂了馬古達街的旅館,純粹因為它位於市中心,方便東奔西跑。隱隱約約聽聞大師生前住在這一帶,還以為是利必達街,直到有一晚閒蕩,才發現原來故居竟在馬古達街接近民眾廣場的一端,誤打誤撞做了他的隔代街坊。大門右上角釘着紀念牌,兩個名字依西方習慣,排先的是茱麗葉妲馬仙娜,下面附帶活潑漫畫肖像,不若一般名人神主牌的莊嚴,相當配合事主身份。他去世後,記者拍到她送殯回家默默揮別的照片,手勢來自他們年輕時合作的影片,地點就是這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