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搜好行:古代High Tea慢慢磨 上等人甜擂茶

遊搜好行:古代High Tea慢慢磨 上等人甜擂茶

關於旅行,我願意帶一點任性和隨性去碰運氣。像離高雄市約一小時車程的美濃,之所以會惹起我興趣,除了因為這是2012年「台灣十大觀光小城」網投排名第五的小鎮,也因為它在日治時代前的原名──「瀰濃」,看起來便惹人遐想,幻想這個水氣瀰漫的小鎮有多風情。
記者、攝影:謝翠玲

加糖擂茶專奉員外

美濃客家話原名喚「瀰濃」,到訪那天倒未覺濕氣濃重,只知這兒是高雄市內最著名的客家文化區。當地客家人祖先自乾隆元年(1736年)入墾美濃至今,已經有兩百多年的歷史。其中帶來的一個客家人文化,便是擂茶。客家擂茶很多人都有聽過,但卻未必有吃過。同行的有來自馬來西亞的朋友,說他們在當地有吃過擂茶,可是都是鹹食,所以當吃到美濃的擂茶是甜的,竟覺得如此陌生。
客家驛站的老闆娘是客家人,她說對啊,傳到南洋的主要是鹹擂茶,是一般平民百姓在勞動過後補充體力的食物,把泡過的茶葉,比較多量的花生、少許芝麻、米食和鹽磨碎成粉,沖泡熱水便能飽肚一餐,聽來就覺得有點像現代人的即食代餐湯包粉!不過今次在美濃要嚐的甜擂茶卻不是這種用來果腹的即食品。我們現代人用糖用得隨便,但糖在古代是矜貴的食材,吃得起糖的便代表有身份有地位,所以甜擂茶在古代是有閒階級的身份象徵,只有文人雅士、騷人墨客、貴族和員外才有空有資格去喝。美濃自清朝便盛產不少舉人、進士,在全台灣各鄉鎮中擁有最多博士弟子的名譽,所以在這兒流行的是這種甜擂茶,又戲稱「員外茶」。

本地人也愛來體驗客家文化。

學到古人的閒心

心急的香港人在遠離香港這個一秒當五秒用的地方,或許才可以學習何謂真正的悠閒。只見老闆娘先為我們奉上一杯小小的桂花茶定神,然後便把已經攤開在桌上的擂茶材料,氣定神閒地,逐一放入陶製擂碗中。既然說得上是有閒階級的玩意兒,用料當然較平民版講究,除了生綠茶、炒米粒、糖、花生、芝麻、蜜紅豆,還有養生食材如薏仁、蓮芯、黑芝麻、芡實和淮山等。用擂棒把碗中的材料磨成碎粉,當堅果磨碎至出油,粉末便會開始黏住,這時便可以沖入熱水,拌勻,慢慢享用那濃厚甜美的擂茶。
別看這個過程我只用了兩句來交代,我可是花了至少10分鐘才開始磨到成形……如果研磨了10分鐘還沒完成,而你仍然不會發脾氣,那恭喜你,你終於學到古人的閒心;如果這時你想找人接手繼續磨,那也不用慚愧,你只是很正常的心急香港人,那便繼續研磨,學習如何做個古代上等人吧!

老遠已可看到的醒目招牌。

店門前在曬着涼果,不浪費空間。

早期美濃菸農在菸田旁用餐的「菸葉飯」。$48

擂茶起源關張飛事

傳說三國時代張飛帶兵攻打武陵時,將士得瘟疫,當時有大夫奉上祖傳除瘟秘方,以生茶、生薑、生米、花生、芝麻、黃豆磨成為糊,將士吃完便除病,擂茶自此流傳開來。

調開擂茶後,加入爆米花同吃,濃淡自己調校。

高級甜擂茶材料非常多。擂茶$32/位

工具除碗和棒,還有小匙和毛掃。

碗中的紋路可以幫助把材料磨碎。

磨到成碎粉的程度,老實說,手真會痠。

美濃客家驛站擂茶舖

電話:(886)7-681 8475
地址:高雄縣美濃鎮成功路142號

黑金老菜脯醃20年

有閒階級愛甜食,想知道客家人傳統味道,還是要正正經經的吃一頓飯才是正經事。客家菜中很多醃菜如酸菜、福菜、梅乾菜,原來是出自早年客家族群經常遷徙的丘陵山地,用鹽醃菜既可加長保存時間亦可補充勞動出汗的體力。時至今日,客家人仍保留醃菜傳統,像美濃盛產小白玉蘿蔔,所以當地的醃蘿蔔和菜脯便是很受歡迎的醃菜。醃菜在我腦中一直是幾元一大塊的便宜食材,直到我看到「老古的家」客家餐廳中的那幾個大玻璃瓶,放着一堆黑黝黝的「老菜脯」,半斤也要賣$150?不禁要搔頭了。
經當地人一介紹,才知原來這種老菜脯是「黑金」,越老越值錢。老菜脯製作過程繁瑣,白蘿蔔採收經過清洗,再經過六周反覆醃、壓、翻、曬,然後放入陶甕,每年都予以翻動,未夠10年或以上也未算是老菜脯。這種經過10年以上醃漬的老菜脯,顏色由原本的白漸漸變成黑,煮完仍不會變色,而20年以上的老菜脯更出現油份。這種黑金除了味道香,台灣人也相信越老越有養生功效,所以越炒越貴,性好節儉的老客家人更會保存住捨不得吃呢!
這次這瓶黑金沒有拿來入饌,惟有品嚐傳統的客家菜。來到綠意盎然的「老古的家」餐廳,以竹和石雕作裝飾,一如客家菜給人的樸素印象。傳統客家菜偏好「重口味」,多油多鹹,不過現代人口味偏淡,所以客家菜也有改良版,但宴客菜仍保留重原味(肥、鹹、熟、香)、喜歡吃內臟、醃菜等特色,肚餓時也頗醒胃呢!

餐廳佔地廣闊,飯後小散步會遇上佛像。

客家炒粄條是基本必備。(價錢按份量而定)

有黑金之稱的老菜脯。

以小白玉醃的泡菜脆嫩鮮美。

老古的家

地址:高雄縣美濃鎮福美路658之6號
電話:(886)7-681 8723

油紙傘=有子團圓

在濕氣濃重的美濃,油紙傘自日治時期傳入後,最初是當地客家人出門時,作為遮陽擋雨的工具。但油紙跟「有子」諧音,所以之後客家人女兒出嫁時,便會送上兩把油紙傘作吉祥多子的祝福。
時至今日,油紙傘已轉型成為用來收藏的工藝品,已交由第三代接手的廣進勝,工作室內放滿一把把紙傘。仍是維持人手製作傳統的油紙傘,指定用孟宗竹作傘架,鋪上棉紙,經加工後,最後塗上桐花油作防水用途。一把紙傘要真正完工需等約五、六天,除了傳統繪花,還加入剪紙貼和藍染的工藝來裝飾。但要數全店最特別的,還是那把非賣品,那把已用了35年的大油紙傘,老闆娘說前幾年還一直放在家中作燈罩,用來懷念先輩親手製作油紙傘的用心。

數十年來堅持人手製作的紙傘。

日據時代留到現在的傘頭布印章。

剛用孟宗竹做好的傘架。

廣進勝

地址:高雄市美濃鎮民權路47號
電話:(886)7-681 3247

Travel Memo:台灣

簽證:持特區護照或BNO者均需簽證,可在網上免費辦理: https://nas.immigration.gov.tw/hkvisa

機票:乘中華航空來回香港到高雄,二至四人同行每位$1,480起(已連稅)。查詢:2868 2299(中華航空)

匯率:1港元約兌3.74新台幣(文中價錢已折算港元)

電壓:110V兩扁腳插座

鳴謝:台灣觀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