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埋首寫經典球星,打開公司的書櫃,找出一大叠舊SI、各隊年鑑等作參考。現在上網,甚麼資料都一google即得,但在十多年前卻是難事。
那時NBA亞洲分部,每年總會把20多本球隊傳媒手冊(media guide)送到各傳媒手上。這本書仔作用當然是方便傳媒搵資料,入面有球隊上至老闆,下至訓練員的資料,各季戰績紀錄,細微至各季選秀名單,其他球隊簡介等,全部一一落齊。有些較落本的球隊,除了指定封面封底全彩過膠,入面亦有不少彩頁,精美得叫人愛不釋手。
今日?這些又厚又重的手冊猶如雞肋,沒幾個同事會揭開看看,一整個書櫃幾乎成了我的私人樂園,有時寫稿沒有靈感,總會走去左翻右翻。對舊事舊物,總有份感情放不下,正如今日NBA的香港分部已人面全非,當日並肩作戰的PR人員轉來轉去,我們的友情卻不減。
美國人對數據近於執迷,現場採訪NBA,每節都有專人把分紙分發到各記者手上,賽前在記者室,一大堆資料更是任你索取;正因如此,才會有這些傳媒手冊出現。反觀香港的籃球水平近年固是有退無進,記者想上網搵資料一樣難如登天,就連籃總的官網也是雜亂無章,睇多一會眼都花。好在近年有openball網站出現,才有較像樣的數據可供參考。
香港籃球一步一步做起,不如先從官網着手,讓球迷至少知道各甲一球員的資料,好不好?
仙道彬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