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銀行造福貧童<br>小朋友須兌現承諾 才可選一份

玩具銀行造福貧童
小朋友須兌現承諾 才可選一份

【特寫】

不是童話世界,現實生活中確有一間銀行可提取玩具!活在貧窮線下的兒童,禮物不是開口便有。有9歲女童因家境清貧,從沒收過禮物,只用「望梅止渴」方式睇玩具。香港基督教青年會東涌中心三年前成立「玩具銀行」,銀行化身玩具王國,揮一揮神仙棒,把孩童擁有玩具的夢想一一實現!

記者:劉秀蘭

間中在街上會看到有小童坐在地上,扭計要家長買玩具。9歲小四女生王慧賢成熟得多,「睇吓就夠,有時睇得多會厭,又唔想買!或者會問人借嚟玩!」說話溫文的慧賢,與14歲的兄長感情深厚,其父是基層打工仔,收入不多,母親則為家庭主婦。她的童年沒有收過家人送贈玩具,家中玩具全是親友轉送。十分懂性的慧賢,知道家中經濟條件不好,從沒有扭過買玩具。即使全級考第一,也沒有「恃獎」要求禮待。

獎勵計劃運作簡易

慧賢母親歉疚地說:「收入佔四分一畀仔女讀書,家中柴米油鹽都係錢,根本無餘錢買玩具畀佢哋,就算生日都無買過!」慧賢曾試過儲錢欲買價值100多元的心愛泥膠玩具,最後因儲不夠錢而放棄。童年沒有玩具又怎算是童年?
香港基督教青年會東涌中心玩具銀行「開業」三年,貨源來自廠家捐贈、機構收集轉贈,現時玩具已逾1萬份。中心主任包秀怡解釋:「我哋唔想收玩具嘅小朋友覺得因為窮,先有玩具。所以要佢履行承諾,達標先獲得玩具。」獎勵計劃運作簡易,參加者獲發存摺卡,與家長討論該月須達致甚麼行為,才可走進玩具銀行揀選一份玩具。

行為達標的小朋友,憑存摺卡獲社工蓋印確認獲取玩具。

信賴家長善用服務

包姑娘續說,為鼓勵家長正面管教子女,讓兒童承諾改善行為,寫下獲得共識的目標,由家長觀察當月有否改善,「我哋信賴家長會善用服務,總之仔女做得好,就有獎勵」。參加者以12歲或以下小童為主,以往參加的家庭最想子女改善自理能力、學業成績和言行態度等。
慧賢是計劃首批的會員,每月均達標,揀選禮物逾30份,當中有心愛的穿珠仔、砌圖和泥膠等。慧賢母親感激地說:「真係幫輕好多,又可以鼓勵囡囡用功溫書。」
玩具銀行上月中更得到Kinder Joy(健達奇趣蛋)派出流動車,兩星期內到30間學校和7個屋苑,收集逾1.2萬份玩具,轉交到香港基督教青年會東涌中心,令玩具銀行存貨倍升。包姑娘感謝地說:「真係多謝Kinder額外再送玩具蛋畀參加計劃嘅小朋友,雙重喜悅!」
有人亂棄玩具塞爆家中角落,有人玩一回又冷落玩具。你會捐出玩具造福貧童嗎?
查詢捐贈玩具熱線:2988 1245

社會服務
◆匿名投訴恕不處理。一經投訴,本報保留刊登權利
◆報料熱線:29290000
◆社會服務熱線:29908288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29908688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傳真:37112468
◆網址: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