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摧毀生態】
本港水域受海洋污染及過度捕撈影響,魚類資源不斷減少,拖網捕魚更被視為會嚴重損害海洋生態。現時拖網漁船的魚穫,當局指佔本港海域捕魚量逾八成,由於拖網捕魚會將各種海洋生物「一網打盡」,其他海洋生物同受傷害,令海洋生態惡化,難以持續發展。
七成食用魚過度捕撈
1998年漁護署委託顧問研究,本港水域17類傳統食用魚類中,12種(即約七成)被發現嚴重過度捕撈,其餘5種則達可捕撈量極限,另外黃花、紅斑及細鱗等品種更變得十分罕見;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2006年研究亦顯示,本港水域每年魚穫約2萬公噸,但本地漁船的捕撈量已較可持續發展水平高近一倍。
港府2006年成立漁業可持續發展委員會,研究漁業長遠可持續發展方案,經三年研究,2009年建議港府修例禁止在香港水域拖網捕魚,冀受損的海床及海洋資源復元。前任特首曾蔭權於2010至2011年度施政報告中,宣佈禁止拖網捕魚。
現時全港約有4,000艘本地漁船,1,100艘為拖網漁船,包括雙拖、單拖、蝦拖等,近岸拖網則佔約300艘,主要於屯門、香港仔及筲箕灣對開一帶海面作業。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