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預測】
尚未上市的大型國企雖然買少見少,但環顧市場傳聞計劃來年在港上市的具規模企業,仍然以中資股為主,其中金融證券企業更是「台柱」,不過已由昔日的集資過千億元的國有銀行,變成籌集僅逾百億元的中小型銀行。
銀河證券部署A+H掛牌
綜合市場資料,市傳來港集資超過10億美元的企業,有三隻是中資銀行股,其中的廣東發展銀行及光大銀行原本都是計劃今年上市,但因市況欠佳而延後至明年。
廣發行董事長董建岳8月時曾稱,此前敲定的350億元人民幣融資規模及在A、H 股兩地上市的計劃不變。
另一家傳聞計劃明年來港上市的上海銀行,據報更已選定四家投資銀行作為策略夥伴,傳聞最快明年第二季度完成中港兩地上市,集資額約20億美元。
繼中信證券(6030)及海通(6837)後,另一內地龍頭證券集團銀河證券亦部署明年第二季以「A+H股」方式在滬、港兩地上市,外電早前報道,銀河已獲國務院特批放行豁免遵守「一參一控」規限,擬中、港集資最多156億元。
除了金融股,中石化(386)母公司中石化集團有意於明年第二季,分拆新成立的煉油及石化工程項目中石化建設上市,預料集資達15億美元。較有人氣的,可能要數新世界(017)創辦人鄭裕彤為股東之一的輝山乳業,據報輝山計劃明年下半年上市,初步計劃集資約1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