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新股市場為金融海嘯後最淡靜的一年,年初至今集資總額不足900億元,除拱手讓出已蟬聯三年的新股集資王寶座外,更已跌出全球三甲,金管局總裁陳德霖早前直言「(香港)IPO市場不復當年旺盛」。不過,有投行界人士認為今年新股市場已見底,在年底一波新股小熱潮帶動下,預期明年將會有所好轉。 記者:鄧偉忠 石永樂
今年是缺乏重磅新股的一年,雖然年底前還有少數新股掛牌,但因集資額不大,料對大局影響微,根據會計師行德勤數據,在人保(1339)成功掛牌後,今年香港新股集資額增至894億元,與去年度2584.6億元比較,大幅倒退接近七成,雖險勝集資862億元的深圳交易所,但仍無法超越以978億元居第三位的東京。
新股散戶輸得多 乏信心
今年上市新股數量也同樣大幅倒退,今年合共有64家新股上市,遠低於去年度的101家,而與去年有多達10家集資額10億美元(約78億港元)的新股,當中更不乏具知名度公司如周大福(1929)、香港電訊(6823)、Prada(1913,普拉達)及嘉能可(805)等相比,今年更僅得人保及海通(6837)兩家10億美元級新股。
有中資投行高層坦言,今年新股市場不濟主要由於市場對新股已失去信心,「(投資者)過去一年輸得太多,邊度仲會咁易再出手(投資)」。
細價股跑出 中盛累升一倍
民企風暴爆發,多隻近年上市的民企停牌爆煲,直接影響投資者對新股印象,不過,他認為證監正式出手要求立法將保薦人責任刑事化,或可加快新股上市程序及重建投資者信心。
翻查資料,今年新股集資額偏小,股價表現較好的新股更清一色屬細價股,其中累計升幅排名首位的新股中,四家屬於股價低於1元的細價股,中盛資源(2623)股價至今已升逾一倍,成為今年表現最佳新股。
至於表現較差的新股中,個別集資額卻有一定規模,其中上市時獲中投、國壽(2628)等多間中資機構力撐的陽光油砂(2012),至今累跌37.7%,至於由富力(2777)大股東張力兒子張量「打骰」的力量能源(1277),則以累跌逾五成位列今年表現最差新股。
瑞銀亞太區全球資本市場部主管朱俊偉表示,今年年底新股市場已明顯好轉,預期明年新股集資情況將可有所改善。展望明年,10億美元級新股暫時仍屬少數,其中包括一再推遲上市計劃的光大銀行、擬成為第三間本港上市內地商的銀河證券,以及由中石化(386)母公司分拆的中石化煉化工程項目。
至於上市主題方面,中央證券董事總經理鍾絳虹表示,中資企業始終是香港新股市場主題,尤其在市況已不復09年的情況下,企業估值大幅下滑,對海外企業的吸引力更大打折扣,不過,她指出近期日本企業來港上市意慾明顯,估計明年有機會增添2至3間日本公司在港掛牌。
業界對新股表現評價
明年有望改善
凱基證券營運總裁鄺民彬:「今年整體新股的表現的確跑輸大市,但明年有望改善,主因資金充裕、A股有望見底回升,個別行業周期性回升,都可以帶旺新股的氣氛。」
受惠熱錢湧入
AMTD證券業務部總經理鄧聲興:「2013年新股市場有望見底,因為熱錢由歐美市場流入香港,隨着投資房地產的成本提高,股市的吸引力亦進一步增加,相信新股定必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