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縮政策】
面對明年到期的財政缺口,美國各界無所不用其極,連「一蚊」也不放過!美國政府問責局(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Office,GAO)早前發表報告,指若美國政府以一元硬幣取代一元紙幣,未來30年可以節省44億美元。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數據顯示,一美元紙幣成本僅需5.2美仙。硬幣的成本遠較紙幣高,GAO估計,把一元紙幣換作一元硬幣,首10年需要約5億美元。不過,比較硬幣,紙幣在傳遞時較易耗損,DailyFinance數據則顯示,硬幣可傳遞次數為紙幣的10倍,另有估計硬幣的壽命可達30年。
投資回報期較長
GAO的報告又指,硬幣本身價值較製造硬幣的成本高,可帶來鑄幣收益。美國鑄幣局前局長迪爾(Philip Diehl)預期需8億美元為鑄幣局添置新設備,但往後收入可達44億至74億美元,認為是物超所值。
不過,事實上今次已是GAO在過去六年來第22次檢討有關建議,一直以來硬幣未能取代紙幣,主要因為公眾傾向保留紙幣。消費者認為硬幣不及紙幣方便,零售商則因為使用硬幣將需要額外運送成本,所以不願意轉用。去年流通的硬幣當中,有40%運回美國財政部,令聯儲金庫中有14億元多餘的硬幣。
GAO主席Lorelai St. James表示,轉用硬幣的建議「先苦後甜」,需先支付成本,後期才有回報。有分析指,短期內政府必定會因轉用硬幣而增加開支,但隨着電子交易普及,難保美國民眾會長期使用硬幣,結果可能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