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務署設計 防貝類塞沖廁水抽送 <br>全球首創 海浪刷網慳錢慳力

水務署設計 防貝類塞沖廁水抽送 
全球首創 海浪刷網慳錢慳力

【本報訊】水務署利用潮汐漲退自然現象,全球首創海浪刷網裝置,每年為納稅人節省100至150萬元公帑。水務署屬下有20個海水抽水站,為全港八成住戶提供海水沖廁,過去每隔四至五周,抽水站隔濾網就會被青口、蠔等貝殼類生物及微生物阻塞,清洗工作耗費人力物力。新裝置借助海浪及潮汐的動力,將鋼絲刷連上浮波、浮板或滑輪,24小時不停洗刷濾網,防止海洋生物滋長。
記者:鄭啟源

新裝置由水務署屬下能源管理組設計,該署機械工程師王國強指,不銹鋼製隔濾網會吸引海洋生物依附生長,影響隔濾效果,過往定期要以人手用高壓水槍清洗,尤其夏季海洋生物滋長速度較快,約四周就要清洗一次。隔濾網被阻塞,抽水站也要調高水泵效能,確保沖廁水供應不受影響,但因水泵耗電量增加,每年就需多付100萬元電費。
王國強指,研究清理濾網方法時,曾參考其他國家做法,但在濾網加設銅離子裝置或沖洗機械成本太高,若於濾網加氯則會影響海洋生態。研發人員開會時,突然想到公園草地若時常被人踐踏,生命力強的小草也難以生長,靈機一觸,利用海浪製作24小時沖刷裝置。

估計年省150萬公帑

每個抽水站設有四至八個濾網,為方便不同抽水站設計,新裝置設有浮波、浮板或滑輪式三款,只要固定在濾網附近,便可借助海浪及潮汐動力,全天候沖刷濾網。王國強說,該署現於堅尼地城、長沙灣、屯門及沙田抽水站試驗新裝置效果,以往每隔四周,濾網阻塞率高達八成,現跌至不足3%,幾乎沒海洋生物能在濾網滋長。
水務署高級電機工程師梁文瀚指,以往不時要安排人手清洗濾網,甚至外判清洗工作,該署計劃未來在全部20個抽水站加設海浪刷網裝置,每組裝置成本只需8,000元,料每年可節省150萬元的電費及人手成本。他又說灣仔、中環一帶商廈以及發電廠,都設有海水冷卻設備,也可使用新裝置清洗濾網。該署暫未考慮為研究申請專利,希望與各界分享設計成果。

海浪刷網裝置借助海浪及潮汐動力,24小時沖刷濾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