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機會:55吋OLED TV 4mm超薄

蘋機會:55吋OLED TV 4mm超薄

由細細個玩MP3機,到大大個用手機,都會聽到OLED這個名詞,不過印象中,這種屏幕一向只在流動產品上出現,不過來年2013正是電視進化之年,這種集高畫質、慳電等特性於一身的OLED屏幕,將會在新一代電視上出現,而LG更率先發佈,最快可在下年四月開售55吋的OLED TV!

記者:許福合 攝影:周旭文

模特兒:Boo

自體發光 毋須背光燈

售價待定
預定2013年4月推出
查詢:LG (3543 7777)

LG預算在下年四月推出55吋55EM9700,用家焦點自然落在它所採用的OLED屏幕上,尺寸並非以往在流動產品上的幾吋大,雖然不同品牌曾推出示範性質的11 - 15吋OLED TV,但真正可首先入屋的,可能會是LG這部,吋數更高達55吋之巨!
OLED全寫是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有機發光顯示幕),原理是以有機半導體和發光材料,在電場驅動下,使屏幕自體發光。與現時的LCD或LED相比,OLED自身發光的特性,可令到畫面亮度均勻,不會有漏光的情況,亦可避免受背光燈影響顏色,視像效果會更鮮艷。

OLED Light可控制面板0至100級的亮度。

毋須背光燈,機背非常簡單,如一塊鐵片。

幼邊框設計令屏幕感覺更大。

超薄機身 底座接駁

55EM9700除了有OLED帶來的優點,看到實物時更有機身薄如畫的感覺,事關省卻了背光燈,除了減少畫質干擾外,連帶電視都可瘦身,55EM9700厚度就只有4mm,加上使用碳纖物料,重量更只有10kg,既輕又薄。現時的電視除較厚外,機背還會有一大組零件,在55EM9700背後基本無負擔,原來這些組件包括接駁插頭都改放在底座,兩側可以見到USB及HDMI等插頭,接駁亦方便。
55EM9700亦可欣賞3D電影,同樣使用LG Cinema 3D不閃爍技術,既可提供清晰光亮的3D畫面,同時減低對眼睛造成的疲勞;另外用家還可透過Smart TV連接網絡,透過App或瀏覽器,收看網上資訊。

面板太薄了,所以接駁位設於底座。

機身還有控制雜訊、黑位顯示的設定。

機身設有Smart TV功能,可上網玩Apps。

試睇:黑位尤其突出

使用WRGB技術,除了基本三原色RGB(紅、綠、藍)外,還加入白色為副原色,效果更為自然和舒適。現場試看藍光電影,發現黑位表現尤其突出,在光暗對比度高的畫面上,竟可看到皮膚及衣服的紋理,質感有如現場觀看一樣。而且完全沒有殘影,亦可歸功於OLED特快的反應時間。

在暗黑畫面仍可欣賞細緻質感效果。

鋼質的效果亦好自然,真實感相當高。

OLED進化論

iRiver N10 / 2004年

多數人接觸OLED都由MP3開始,iRiver N10是最早使用16級灰階OLED屏幕機種之一,但只可作文字顯示。

Sony XEL-1 / 2007年

世界首部OLED TV在2007發佈。 XEL-1只有11吋,以示範形式推出,畫質雖受到好評,但未成主流。

三星S3 / 2012年

S3與多款智能手機選用AMOLED屏幕,亦是OLED的一種,增設了觸控面板,是現時最常見的OLED應用。

扭計電視/未來

三星及Sony早前就曾表示研發可彎曲的AMOLED屏幕,不過明顯仍在研發階段,想要扭計電視,還看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