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江華做副局長,群情洶湧,但有些罪名卻不能安插。
例如「選一個輸的人做官」。
表面很合理,他明明選舉輸了,竟然敗部復活,還加人工做副局,豈不是摑了選民一巴?
但如果政府委任的是同樣輸了的陳淑莊余若薇李永達做副局長,輿論反應還會如此嗎?到時我們便會說:知人善任。
同樣地,你再想維護劉江華,你也不能說「劉江華輸了又如何?他是高票落選,他是曾經票王,哪個官員有他的高民望?」
這完全是廢話,他的高票,先不說是怎樣拿回來的,那最多只是選民選他做一個沒有甚麼權力的議員,你怎麼可能把那些選票,自動轉帳到「官員的民望」?
安排一個全民公敵、眾矢之的,出任敏感的政制部份的主事官員,這是中央向香港傳達的甚麼訊息?
是轉移視線嗎?以前大家只集中「梁振英下台」,今天把劉江華扶上去,難道希望日後出現甚麼紛爭時,可以把大家的矛頭轉向「劉江華下台」,而中央便做順水人情,「順應民意」,把劉江華再趕下台,令反對派又得到一個「反對成功」的勝利假象。
又或者,中央是鐵了心要在這屆政府,把所有政治任務,包括「假普選方案」、23條都一併解決,但這些棘手政治任務,一定要由一個爛頭蟀來攻堅完成。
劉江華出身並非根正苗紅,全靠比左派更左的言論才能冒升上位;這次死過翻生,只會更加感恩圖報,發揮的威力,遠非政務官員出身的譚志源可以比擬。
如果說,林瑞麟當年的任務,就是不斷拖延,人肉錄音,令普選無望,此為之守;今天劉江華的任務,便是搶攻發炮,誓要把不義惡法通過。
一個人為了證明自己的忠誠,是可以幹出很可怕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