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辣招出台兩個月,整體樓價跌了百分之二便回穩,還連續兩周輕微回升,此乃意料之內,皆因辣招令二手盤源進一步減少,而超低息環境持續,再加上中港經濟見底回升和市民薪水有增無減,樓價怎可能不升?過去數年一直認為樓價高企不敢買樓、擔心美國息率掉頭上升,或者期望梁振英上場後打壓樓市的,都一而再失望。
現時是否應該買樓?沙膽虹覺得,買樓自住而又有能力付首期者始終要買。以目前按揭利率兩厘一,買一個三百萬的單位,向銀行借二百萬,每月利息支出約三千五百元,而租住一個相若單位起碼要九千元。美國聯邦儲備局表明超低利率維持至二○一五年,距今不足三年,到時利率狂飆怎麼辦?但起碼可以享受三年超低息,勝過一直等美國加息樓價大冧而望門興嘆。
二○○八金融海嘯後,聯儲局實行量化寬鬆,由最初表明低利率維持至二○一二年,其後改為二○一三,再改為二○一五。就算是在二○一○年樓市V形反彈後才入市的買樓人士,由最初以為只能享受兩年低息,到現在享受完兩年還有三年,如果能「的起心肝」趁經濟好景多儲錢提前多還房貸,就算將來加息亦冇有怕。
金融管理局前總裁任志剛曾講過,對需要有一層樓自住的人來說,唔買樓就等於空倉,有一層樓就等於平倉,多過一層就「揸凸」。在目前的樓市,擔心風險高而不「揸凸」可以理解,但見樓價高做空倉則屬不智,所謂高處未算高,分分鐘被挾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