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聲色:<br>「狂」秋生VS「攣」祖堯 - 石琪

蘋果聲色:
「狂」秋生VS「攣」祖堯 - 石琪

黃秋生與梁祖堯合演了十多天的繙譯話劇《極地情聖》,其實不大通俗,難得的是請來這兩位好戲之人做對手戲,成為主要賣點,因此演期較長。通常來說,純話劇在香港首演往往只得幾場,辛苦經營,不像棟篤笑叫座。幸而有些話劇贏得口碑屢次重演,合計就可能多達數十場,甚至百多場。

他倆都是香港演藝學院畢業生,不過相隔兩代。大師兄黃秋生屬於1980年代初第一屆,跨越影視劇壇已久,是得獎最多的香港影帝之一。他在邱禮濤三級奇案片《八仙飯店之人肉叉燒包》扮演殺人狂魔,極冷血而又逼真得不像演戲,成為驚人代表作。2001年畢業的梁祖堯活躍於劇場,最受歡迎是在黃智龍趣劇《攣到爆》扮演同性戀者,幾乎單人獨腳,鬼馬搞笑。其實他倆都演技多面,絕非一味扮狂或扮攣。
《極地情聖》(Enigma Variations)是比利時法語作家史密特(Eric-Emmanuel Schmitt)的1996年劇作,黃秋生飾演曾獲諾貝爾文學獎的大作家,隱居於挪威嚴寒地帶,那天接受自稱記者的梁祖堯訪問。全劇就是一屋兩人對話,發展下去當然奇峯異起,原來記者實為情敵到來「算賬」,發生槍擊,結果怎樣呢?
劇名原文來自英國作曲家艾格的《迷幻變奏曲》,故事關鍵在於情信之謎,終於揭發並非大作家心愛女子所寫,而是別人代筆。這橋段有點像黃秋生早期演過的歐洲古典舞台劇《風流劍客》,即大鼻子情聖代寫情信,而作出離奇變奏。今次黃秋生演老牌名作家,怪僻狂傲,隨時開槍嚇怕不速之客。至於梁祖堯的角色不是基佬,但有些「攣」味,他以男人身代入女人心,多年來寫出冒牌情信,連情敵也被感動。此劇從異性戀出發,其實集中於男人與男人的關係,結局更有同性同襟一家親的微妙。
雖有微妙之處,坦白說,我對《極地情聖》不大滿意,覺得相當單調,後段才戲劇化扭橋,揭開謎團,卻嫌故弄玄虛。繙譯兼導演李偉祥大概很喜歡此劇,不過嚴格來說,整體表現實在高不成低不就。
說到來自法語區的舞台劇,史密特此劇不是精品,近年最受國際注重是法國才女雷莎(Yasmina Reza),她的《藝術》和《豆泥戰爭》都由香港不同劇團一演再演。《藝術》上演最多,包括改名為《黃子華男磨坊》的版本。《豆泥戰爭》今年被波蘭斯基拍成電影版,但不及舞台好看。
至於黃秋生與梁祖堯的表演,照理應該擦出火花,問題是此劇的同性異性變奏比較曖昧,不易做到淋漓痛快。我認為黃秋生狂態有餘,演文學家就不及演警匪過癮。記得多年前他曾與謝君豪合演潘惠森的殺手劇《螳螂捕蟬》,也是兩男一屋,更有怪雞火花。今次梁祖堯的演出妙在「直中有攣」,不但用女性心態寫情信,還像主婦為黃秋生摺衫收拾行李。然而,這角色吞吞吐吐,並非《攣到爆》那麼坦率趣怪。
必須指出,《人肉叉燒包》之後的黃秋生,在銀幕上經常改邪歸正。他演《野獸刑警》便狀似衰格,但其實不壞;《千言萬語》演甘神父更是深入民間的好教士;在《無間道》是忠義警官;在《頭文字D》是好爸爸。這位混血性格演員近十多年演過無數角色,不管黑道白道,多數有情有義。他在《江湖告急》演關公極似傳統圖像的關公;在《鎗火》演義氣老江湖;在《性工作者2我不賣身.我賣子宮》演好心經紀佬;今年在《車手》演盡心教徒弟的老差骨,都有水準。
此外,黃秋生在《麥兜》動畫系列聲演天台校長甚妙。不過,我也希望看到他重新扮惡扮狂,像日本北野武演《小心惡警》便有以毒攻毒,以惡制惡的奇趣。
梁祖堯也曾參演一些港產片,但在銀幕尚未獨當一面。他演舞台劇就變化多端。今次他在《極地情聖》比較低調,這男角色寫女性情信很古怪,只能說總算符合男中有女,雌中有雄的心理學。實際上古今中外很多男作家擅長描寫女性,例如《紅樓夢》和《一封陌生女子的來信》,日本片《情書》也由男導演岩井俊二拍攝。相對來說,現在女作家女編導越來越多,可是像雷莎那樣精於刻劃男人心的仍然較少。

話劇《極地情聖》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