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字當頭:聖誕節的粗口童話 - 利世民

利字當頭:聖誕節的粗口童話 - 利世民

昨天《蘋果》的頭條,恍如狄更斯筆下19世紀那個僱用童工的英國。
今天香港的童工年紀多大?15歲,讀高中。報道說這名童工在平安夜前夕「不是忙於參加聖誕派對,而是頻頻往快餐店見工,趁聖誕假搵外快。」
記者說,問題是童工不知道法例對青少年就業有嚴格限制。工會說,企業沒有良心,用童工不對,用童工在危險的廚房工作更加不對。
首先是邏輯問題。廚房要是真那麼危險,15歲和25、35……65歲都不應該在那裏工作。最好是全自動化,不經人手好了。對,工會無論如何都覺得工作是剝削,大家都不要工作,那就最好了。
當然,最好是所有後生仔,至少讀兩個碩士,三個學士,對吧?然後呢?改變世界?太好了。不過,就連在廚房工作,都假設必然導致生命危險,我很想知道這種人,怎樣去落手落腳改變世界。

英雄莫問出處

這份報紙的老闆,當年就是一個童工。他出來社會工作的時候,據說只有10歲左右。每次跟外國人介紹壹傳媒,我都會說:「老闆出身是一名製衣童工。」英雄莫問出處?對的。不過,請恕我愛炫耀;能夠有幸跟一個由童工做到大亨的人打工,是難得的福緣。
有個手持好多張文憑的未來社會棟樑曾經話過,「獅子山下」這四個字,今日聽來似粗口。哦?原來聖誕節不去參加派對,而是搵外快,這種事聽起來似粗口?對不起,這種粗口,我倒感到十分親切。
除了未來社會棟樑口中的粗口,在這個節日,請容許我祝願各位,心靈平安與你常在。

利世民
http://www.facebook.com/AppleSim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