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生產鋼材類產品塗鍍板的湖北省第二大民營股份制企業三峽全通,於去年年底由中信集團旗下中信信託為其籌組的「三峽全通貸款集合資金信託計劃」(下稱三峽全通信託),並於今年年初完成集資逾13.3億元(人民幣.下同),但未到一年,三峽全通信託已未能支付利息,並需由宜昌市出面支持,意圖遏止信託產品引發投資信心困惑。
三峽全通不但是湖北省第二大民營股份制企業,也是宜昌市最大的招商專案。三峽全通以生產超薄塗鍍板為主,專案投資近200億元,具備年產1000萬噸塗鍍板的生產能力。
三峽全通計劃年產值700億元,實現稅收40億元,提供就業1.5萬人。
建行賣出7億元產品
有市政府力撐,自然有星級信託公司為其安排資金,去年12月,中信信託為其設計三峽全通信託籌集資金,並於年初銷售,產品在不到一個月已籌到逾13.3億元,其中由建行(939)賣出7億元三峽全通信託產品。
不過,2012年以來,鋼材價格延續下跌趨勢,鋼鐵行業全面虧損。三峽全通亦不敵鋼業積弱大勢,經營狀況漸見困難,資金周轉緊張,而原於上周四(20日)要支付的7456.48萬元利息,亦未能如期支付。7000萬元也拿不出,市場正關注三峽全通是否已出事,以及會否影響其往來銀行。
未知是否監管部門恐引起漣漪效應,宜昌市發出函件,表明在三峽全通信託如期償還之前,將給予企業財政支持。不過,財政支持不等如已拆彈,據了解,當地政府可能採取債轉股或者組織金融機構進行救助的方式。
中信方面僅表示,目前多方仍在緊急商議協調,積極尋求應對措施。
中信信託副總經理李子民在接受《財經》採訪時派定心丸,指出由於三峽全通並無資金到賬,令信託確實面臨兌付困難。但他指出信託產品已為確保投資者的權益做出多重安排。
他補充稱,經宜昌市人大、市政府、市國資委、市財政局批准同意,以夷陵國資委持有的兩宗近2800畝的土地使用權提供抵押擔保。上述土地預估價值不少於30.7億元,完全可以覆蓋信託資金數額。
銀監已勒令銀行自查
他還說,企業在經濟下行時,經營出現波動是正常現象。三峽全通面臨的是高價位囤積原材料後導致的清庫存,在他看來,該項目的抵押物是足夠的,極薄塗鍍板市場前景仍然是可觀的。
李子民的維穩言論能否遏止市場憂慮,還看日後有否類似三峽全通信託產品事件會發生,以及購入三峽全通信託產品的投資者之投資是否有保障。
事實上,自從華夏銀行職員違規賣信託產品曝光後,中銀監已下令銀行自查,以便中銀監掌握信託產品潛在風險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