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聲色:《浪客劍心》的風骨 - 孔方

蘋果聲色:
《浪客劍心》的風骨 - 孔方

近日,又一由漫畫改編的同名電影上映,原著為和月伸宏老師的《浪客劍心》。相信一眾漫畫迷對此作一定不會陌生。但筆者認為即使大家沒有看漫畫的習慣,也值得花時間去認識一下和月老師與《浪客劍心》,故在此作介紹。

《浪客劍心》的故事背景為日本明治時代初期,在廢刀令下,主角緋村劍心依然拿着武士刀行俠仗義,最特別的是他拿的那柄刀的刀刃是向着自己,而非向敵。在堅持不殺之餘,有着更深寓意。就如印度聖雄甘地一樣,為了訓練自己不受女色所惑,晚上與裸女同睡一樣。
故事編排由今說古再進前,從主角的遭遇引發自我改變,再由自身的改變,引發對他人的改變。故事的中心涉及相當嚴肅的話題,包括人生價值觀、道德、哲理、政治及法律,甚至宗教。在劍心以及其夥伴的努力下,他們化解了無數的陰謀與危機。也引導了陰謀家、野心家、復仇者、異端者等人生路出現偏差的人重回正軌。
比起普遍熱血漫畫,《浪客劍心》相對地比較現實與沉重,描繪人性的陰暗面與人生的無奈處佔了一定比重。比如說,主角們也有守護不了的東西,從來堅守的信念總有被迫放棄的時侯,也有着不可挽回以致留下一生烙印的過錯。然而這一切,卻又是本作最具欣賞價值的地方。有賴和月老師的堅持所賜,無視漫畫雜誌編輯與發行商的停刊恐嚇,堅持不走有銷量保證的尚武路線,堅持畫自己的漫畫,才成就了今天的《浪客劍心》。若要論道創作人的風骨,和月老師可說是此詞之典範也。而和月老師的其他作品也相當出色,同時也具備着深層次的意義,絕對值得大家去欣賞。
漫畫在日本與美國文化界地位崇高,然而在港漫畫今天依然位處次文化之列。有賴本土漫畫人的努力,港漫在本地也漸受重視。近日康文署舉辦了首個港漫展覽,這也算是對香港漫畫人的某種肯定。然而,回顧港漫抬頭之路,全因本地作品在國際的評選與比賽中獲獎項、受好評才開始備受重視。我們的漫畫家在創作過程中,從來沒有得到任何政府與本地團體的援助與支持。直到一舉成名,才像范進中舉般。若論功利社會的現實之處,相信莫過於此。
在這功利社會中,即使大家再不屑現況,一切也得繼續金錢掛帥。如果,大家真心支持創作,請付出金錢,去買你喜歡看的書、喜歡聽的音樂、喜歡欣賞的藝術品。如和月老師般有風骨的創作人也要去買紙筆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