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理論壇:商品黃金走勢俏 - 曾德明

惠理論壇:商品黃金走勢俏 - 曾德明

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系,中國在各類商品上的需求相當驚人。單就銅的入口量為例,今年9月份銅製品入口量達39.48萬噸,按月上升11%,按年計則有3.8%的升幅。就算是面臨產能過剩的鋼鐵,9月份中國的鐵礦入口也按年上升7.3%至65萬噸。
縱使是商品消費大國,早前市場仍然擔心,中國經濟放緩對商品需求也會隨之大跌,同時有不少券商發表報告指,大宗商品數年的牛市即將完結。

製造業復蘇 商品需求殷

的確,今年中國的經濟增長情況曾令市場憂慮,特別是中國今年第三季的經濟增長,只有7.4%,是2009年以來的最低增速。然而,最近中國公佈的經濟數據均見底反彈,例如近日國家統計局公佈的11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0.6,按月上升0.4個百分點,同時也是連續第三個月上升,若製造業生產恢復活躍,中國理應再次增加對商品的需求。
更重要的是,內地召開十八大會議時明確指出,會擴大基建投資,以推動城鎮化及增加消費,這也意味未來中國將會增加商品例如銅、鐵等的需求。也因為加大基建投資及刺激消費等措施,令市場對中國經濟增長的信心恢復至三年的高位,而改善中的中國經濟,也會刺激入口石油的需求,以及本土石油的消費,估計2013年中國每日需消費36萬桶原油。
就投資角度而言,貴金屬以及石油或者可以看高一線。根據美國、日本及韓國等已發展國家的經驗,金屬的需求與城鎮化的關連性甚高。有研究指,內地城鎮化的人均銅消費相對城鎮化比率,低於美國、日本及韓國的歷史高位,中國對金屬的需求可望有進一步的增長空間。
此外,黃金也是甚受市場關注的商品之一,我們一直看好黃金,特別是自各央行推出量化寬鬆政策,加上極低息率的環境下,市場受實際負存款利率的驅使,以及對實質資產抗通脹擔憂的需求,過去5年除央行及機構投資者,連私人投資者對金條及金幣的需求也大幅增加。
雖然近日黃金價格下跌,但有市場人士估計,在一輪的跌勢及拋售潮後,黃金價格或會在12月開始再次上揚,並指目前是時候再買入黃金。
歐美央行大開印鈔機的情況不變,也會繼續支持金價,有機構推算,在美國聯儲局推行每月回購400億美元的按揭抵押證券(MBS)後,金價在4個月內會輕微上升0.7%。

放水效應 黃金添吸引力

在市場預料量化寬鬆會維持一段時間下,黃金作為保值工具或會繼續吸引投資者的興趣,單是2011年各國官方機構對黃金的需求按年就上升5倍,今年首三季的需求亦較去年同期上升9%,佔黃金總需求的比例由2010年的2%,上升至現時的9%。
量化寬鬆相信仍會維持一段時間,加上投資需求增加,預計未來市場對黃金仍有很大的需求,加上黃金扮演着避險的角色,在此波動的市況,不失為對沖組合投資風險的選擇。

曾德明
惠理基金投資服務及銷售部總監
本欄隔周一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