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5%客船無防撞系統 <br>7年前海事處建議安裝 一直未立法

99.5%客船無防撞系統 
7年前海事處建議安裝 一直未立法

【本報訊】南丫島海難揭示了本港船隻防撞設施不足,國際海事組織早在7年前已建議所有載客船隻都須安裝有助減低撞船風險的船舶自動識別系統(AIS),本港海事處亦有要求船隻加裝,但至今只有0.5%本地船隻裝了AIS。議員認為政府應吸取海難教訓,加快研究規定船隻加裝安全設施。
記者:麥志榮

海事處由05年起要求船隻加裝船舶自動識別系統(AIS),但至今只有80艘本地船隻安裝。謝榮耀攝

十.一海難中,港九小輪海泰號安裝了AIS,但被撞沉的港燈南丫四號無裝。AIS是電子航海儀器,利用全球定位及甚高頻通訊技術,令船隻及港口控制中心可掌握附近一帶海域船隻詳細資料,包括位置、船速及航向等,比雷達只顯示船隻位置,更能協助船員及控制中心預測有否撞船危險。
據國際海事組織作出的決議,行走國際航線的載客船隻須在04年底前裝AIS,而各地港口內的載客船隻則由各地政府自決。本港05年2月發生一宗高速船與貨船在青衣海域相撞意外,海事處在調查報告中提出所有高速船須安裝AIS。
但海事處一直只以行政方式要船隻安裝AIS,並無立法。海事處發言人表示,現時有80艘本地船隻安裝了AIS,當中已包括37艘持有渡輪服務牌照的高速船隻,佔本地船隻總數約0.5%。在南丫島海難後,海事處才開始再研究規定本地船隻加裝AIS,以及由海事處航行監察服務系統透過AIS系統監察港內所有船隻,在有需要時向有碰撞危險的船隻發出警告。

每部AIS僅3萬至5萬元

香港商船高級船員協會秘書長鍾東堂指出,AIS有助防撞,尤其在視野不清情況,如濃霧時,但如規定較細的船都要安裝,成本可能太高。據本港代理海事儀器的公司表示,一部AIS售價3萬元至5萬元,視乎生產地而定。
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副主席范國威批評,「政府做嘢好多時都係唔見棺材唔流眼淚」。他指海事處應吸取今次海難教訓,加快研究規定船隻加裝安全設施,包括參考外國船隻加裝了AIS後的成效,若證實能顯著減低撞船意外,便應立法強制船隻安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