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述醫術:皮黃骨瘦之「皮黃」 - 梁憲孫

醫述醫術:皮黃骨瘦之「皮黃」 - 梁憲孫

若然身體內的膽紅素(bilirubin) 積聚,會導致黃疸病(jaundice),皮膚變黃,眼白亦轉黃。中國人膚色偏黃,不易察覺早期黃疸病;觀察眼白的變化,相對較容易。
血液裏紅血球(red blood cell)壽命約120日,「年老」的血球在脾臟(spleen)解體。
血球內的血紅素 (hemoglobin)先轉化為膽紅素 (bilirubin),再在肝臟結合(conjugated)成水溶性化合物,經膽管排到十二指腸。
黃疸病有三類原因:血溶症產生大量膽素、肝衰竭未能把膽紅素「結合」,還有膽管閉塞阻止膽紅素排出。
23歲的小梅患有紅斑狼瘡綜合症,近日面色又白又黃,容易疲倦,起初以為是肝病。驗血發現小梅有黃疸症兼嚴重貧血,血中有自身抗體,對付自己的紅血球;引致血球加速溶解,膽紅素上升,血色素下降。醫生確診為「自體免疫溶血症」,處方高劑量類固醇,病情改善。
17歲的健明最近容易疲倦,每天都有低燒。他同時眼白變黃,小便呈深茶色,像普洱茶。
驗血顯示膽紅素急升,肝酵素升至極高水平,證實急性肝炎。健明三個星期前吃過生蠔,驗血發現很高的IgM(甲型肝炎病毒抗體),確診甲肝病毒導致急性肝炎。
70歲的陳伯有膽石多年,但堅拒膽囊切除手術。他那天突然發高燒,沾寒沾冷,腹部右上方劇痛;還有全身見黃,小便呈深茶色;血液發現大腸桿菌,超音波掃描顯示膽脹大。醫生確診急性膽管炎,病因是膽石掉進膽管,造成閉塞,引致細菌感染,擴散入血。陳伯接受抗生素治療,病情好轉;醫生還要為他割除膽囊及清除膽管石。
黃太喜歡吃紅蘿蔔,又常吃橙,膚色經常帶黃。這不是黃疸病,而是血中有大量胡蘿蔔素(carotenemia),影響膚色,不影響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