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仍記得求學時做sit-up的經歷嗎?有學校會把sit-up訂為體育科的考核,一般採用1分鐘內做到最多的次數,作為評分準則。事實上,做sit-up是測量腹部肌肉持久力的簡單方法,它除了用來評分外,還有很多用途的,包括了解學童成長過程的體能發展、藉測驗的激勵來提升體能狀況、挑選各運動校隊成員等。
有朋友問:「怎樣做sit-up才是正確?」
從運動科學上分析,只要關節及肌肉能夠活動得到的幅度範圍,持續活動也不會造成勞損的,概念上可稱之為「正確」。換言之,容易造成受傷的就是「不正確」。早年的研究發現,持續直腿做sit-up對髖部組織產生較大的負荷,容易造成傷害,只要做sit-up時膝關節屈起約90度,風險顯著降低。正確與否,只是為了方便考核評分之用。如果把sit-up作為健身的用途,強化核心肌肉,那麼正確與否的概念其實不再重要。遵從全面化鍛煉的原則,對提升肌肉健康更有幫助。
筆者建議,可嘗試以下方式來做sit-up,屈膝仰卧在地墊上,雙手分別輕觸兩邊耳朵,雙足由同伴用手按着,用普通速度摺起身軀接近垂直位置,然後用極慢的速度,放下身軀回落到墊上,如是者做十數次已感到疲倦,這種「離心收縮」的肌肉鍛煉方式,效果更為顯著。
雷雄德
浸會大學體育學系副教授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