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較易唔見】
手提電話和電腦等港人喜愛的出遊旅伴,在旅遊保單中卻往往屬於不保財物。帶貴價電子產品出遊,最好先參考保單具體條款,或選購對財物有更好保障的計劃。值得留意是,旅遊保險即使有索償紀錄,亦不影響下一次承保的機會和保費。
細閱本報綜合的九份保單,對不保財物的項目各有定義,當中有七份均不保障手機,四份不保電腦相關設備,三份不保貴重首飾,兩份不保相機。僅恒生保單對投保人遺失手機及相機等上述貴重物品,列在保障範圍內。
一旦遺失財物,須在限時內(一般為24小時)報案,或取得航空公司證明等證據,才能有效索償。而且投保人必須注意每份保單均有理賠上限,以及對單一項目的最高賠償額。例如中銀保單即使保障投保人的相機、財物賠償上限有5000元,但最多對每項財物的索償只是2500元。
索償紀錄不影響保費
CFP認可財務策劃師林昶恒表示,通常保險公司都不願意保障手機、相機這些較易遺失的物品,而且即使屬保障範圍,投保人亦有責任保管個人財物,若屬個人不小心損壞亦未必保障。但不同於醫療保單,旅遊保險不會因為曾有索償紀錄而增加下一次購買旅行保單時的保費。
美國萬利理財總裁張佩儀指出,買保險能否成功索償很重要,如遺失的物品本身是否有單據,亦影響索償的難易或快慢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