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來約末日派對,我說,末日要陪家人吃飯,豬朋狗友好像無家無國似的,忘了末日也是中國人過冬大日子。直到我說過冬不回娘家吃飯,才是我的末日,方醒悟過來。
不過,末日陪母親大人吃飯,是很正常的事,她老人家的家,可是個桃花源啊。
老人家幾乎不問世事,或者說,她只接觸到部分的世事,活雞的價錢在末日過節前又漲了,之類。素日主要看電視新聞,而那段時間又忙着預備晚飯,許多讓我們看得驚心動魄的大事件,只落得知其一不知其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知事程度就像莫言不知有被囚作家,而按常識,作家也有壞人,故不足為奇。
然後,飯煮好了,電視劇送飯的老好日子又開始了,幾十年如同一日。外面大罵電視劇水平看蠢香港人甚麼的,與老人家何干?上次回家,看到《名媛望族》,老人家看得津津有味,侃侃而談劇情角色,介紹到劉松仁的四太時,忽然忘了名字,急得不得了,我用平板電腦一搜,就幫她補上了,她一愕,問是甚麼字典那麼好用?這就對了,少了個網,就不給天下網住,自成一國了。
然後到《大太監》,口口聲聲奴才,看多了也不妨事,反正她沒有機會出來說三道四,大談奴才就要被管之道。外面批評電視劇盡是鬥來鬥去,老人家也不是省油的燈,說這個慈禧像個慈母,是編造出來的。這又對了,那些劇情都是文學創作,所有鬥爭都是假戲假做,吵架如談情,不像政治,會叫人打架。老人家早攀及到莫言的高度,把文學與政治分得開來。所以電視入屋,而政治卻從來入不了她的家,政治影響了長生津,曾經也敲過了門,只是她不知來龍,自然不關心去脈,聽不到也錯過了,遂不知有漢,更無論魏晉,只知清宮又出了個視帝,實桃花源之示範單位,難怪每次回來,都有避秦的快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