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萬家庭能源開支佔收入10%<br>電費加價 基層生活更難捱

21萬家庭能源開支佔收入10%
電費加價 基層生活更難捱

【本報訊】兩電將於下月1日調升電費,世界綠色組織的研究指出,目前本港有逾21萬個家庭活於「能源貧窮線」下,單是電費及煤氣費等能源開支,已超出家庭總收入10%。該會預測,加電費後將有更多基層墮入能源貧窮線下,基層生活將越見艱苦,呼籲政府研究改善能源貧窮戶的生活。

記者:蔡建豪

世界綠色組織以一個基本二人家庭的能源需要,包括煮食用電磁爐及電飯煲、電風扇及冷氣機、照明及電視機等生活用品的耗電量,推算出每個家庭每月最保守能源開支達416元,當中還未計算煤氣或石油氣費用。根據政府統計處去年人口普查的結果,全港有21萬戶家庭月入少於4,000元,其中8.5萬戶家庭月入更少於2,000元,基本能源開支已超出家庭總收入的10%,生活於能源貧窮線下。呎租高昂的劏房問題廣受社會關注,大部份能源貧窮戶正是劏房居民。該會指,大部份劏房無窗戶,四面圍牆令住戶需要長期開冷氣引入鮮風,令這些能源貧窮戶支付的電力成本比一般市民更高。由於劏房無獨立電錶,劏房戶未能受惠於政府提供的電費補貼,以及電力公司向低用量住戶提供的電費優惠。況且收到補貼的業主,也不會將電費回贈予租客。

為慳電流連公園

患心臟病的葉先生與女兒居於屯門一間由豬欄改建成的鐵皮屋,約200呎的房間月租3,200元。靠每月4,420元綜援金過活的他,單是能源開支已耗去近600元。他指平日盡量避免開燈,情願到附近公園流連半天,縱是炎夏也最多開冷氣一小時,其他時間就打開家門。他承認沒能力與業主議價要求回贈電費,也不敢奢望政府幫忙,「只有見步行步。」世界綠色組織行政總裁余遠騁指,下月加電費勢令更多基層家庭活於能源貧窮線下,建議電力公司免費替低收入住戶安裝獨立電錶,讓貧窮戶受惠於電費補貼計劃。長遠而言,政府應考慮按電費增幅比例調整綜援金額。

很多劏房居民都是能源貧窮戶,居住條件差,能源支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