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網絡戰火 - 王先強

迎接網絡戰火 - 王先強

中策組的邵善波早前揚言,日後將加強網上言論監察,不惜任何方法操控輿論導向;換言之,就是在網絡上闢出一個新的輿論戰場,以官家制約民間,遏制以至消滅民間的「不正輿論」。
無獨有偶,直屬國務院的中國社會科學院,早前發表二○一三年《社會藍皮書》,更罕有地論及香港的反國教科運動,點明其起因,是由學民思潮的黃之鋒,利用網絡發起並鼓動所致。其立意也就是網絡有危害性,須監控之。
上下謀合,來勢洶洶,看來,香港難免要發生一場網絡戰了。此戰一開,會怎樣打,是否連講講理、發表個意見,都會受到狙擊,以至清剿,尚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香港人在網絡上勢必遭受一定程度的束縛。
獨裁的統治者,總是認定百姓生性叛逆,是需要從各方面去教訓、打壓的,只有叫百姓懾服,才能鞏固統治地位;他們從來不會反省自己,不曉得正是自己的專制和冷酷,才是催生百姓叛逆的主因。以反國教科運動而論,如果國教科不是政府意在小學生中「洗腦」,而黃之鋒能在網絡上發動得起反國教科運動嗎?
其實,香港的輿論戰,早就轟轟烈烈地進行了。《大公報》、《文匯報》和亞視的《ATV焦點》等,不正在開大火力,向四周猛烈掃射嗎?問題是,有多少人去看、去聽、去接受而已。
那麼指望在網絡上打個輿論戰,就把香港人征服了,也未免太過天真了吧!可以大聲敬告諸官宦:一旦開打網絡戰,必將有更多的香港人走出來,用各種方式迎接網絡戰火,結果是把開戰的人打個抱頭鼠竄。
內地對網絡的監控可謂嚴厲之極,打擊度可謂絕對無情,可《社會藍皮書》在論述到廣東烏坎村事件時,也不得不承認抗爭的村民,曾一度以十五歲大男孩「烏坎雞精」和「烏坎愛國青年團」的微博,作為唯一信源,暗嘆網絡的「效用」之宏大。這也足以反證百姓是無可治服的。
梁振英說過,不會打輿論戰;他以說謊成家,但願這一句會是真話。

王先強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