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民主黨史上首位女主席劉慧卿,人稱「卿姐」的劉慧卿自一九九一年首次出選立法局後,至今一直是長勝將軍,猶記得回歸前一年左右,劉慧卿與一眾路線相近的盟友如劉千石、李卓人、梁耀忠、何秀蘭等建立新政黨「前綫」,頭數年聲勢確是不俗,而劉慧卿其後更一直擔任最重要的召集人一職,可惜的是,前綫在其領導下,長期呈現組織鬆散、人事鬥爭頻仍等弊端,所以期間即使有民主黨少壯派成員如陶君行等率眾來投,前綫最終仍是急速衰敗。到了○八年尾舉行會員大會,並通過與民主黨合併的決議案時,出席的會員實際上只有零星寥落的五十多人。可以說,劉慧卿多年來領導前綫,靠的只是個人的選戰號召力而已。
再看看劉慧卿在立法會選戰中的得票,○○年的一屆,她與蔡耀昌合組名單在新界東參選,取得六萬三千多票。到了十二年後,她與蔡耀昌在新界東分開名單參選,劉慧卿名單得票為三萬七千票,蔡耀昌名單則只得一萬票,兩張名單加起來,仍遠遜於十二年前,當然,得票多寡,本來需顧及參選人數等其他因素。但值得注意的是,○○年新界東的有效選票僅為三十萬,到了一二年卻多達四十六萬,因此,劉慧卿吸票能力大不如前,已是鐵一般的事實。
今屆立法會選舉後,何俊仁負責任地就選舉失利請辭,當時一直盛傳民主黨將走年輕化的改革路線。但令人訝異的是,今回民主黨居然選出組織力欠奉、人氣有跌無升的劉慧卿出任主席。當然,劉慧卿是由民主黨會員投票選出,多數人的選擇是理應受到尊重。
然而,也不得不坦白說一句,劉慧卿這趟接手民主黨這隻「受傷的白鴿」,卻確實是難以令泛民支持者對其憧憬。
文武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