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期交易套利易

掉期交易套利易

【操控拆息】
本港銀行同業拆息參考利率(Hibor Fixing),普遍應用於銀行進行利率掉期(IRS)交易,或採取浮息計算銀團貸款或浮債票據時的定價基礎。財資界指,雖然Hibor市場規模,遠較倫敦美元同業拆息(Libor)為低,但前者流通性仍很高,港元又與美元掛鈎,故遇上Hibor重要定價日,若真有銀行聯手將Hibor略為推高或弄低,無論是基於炒賣或客盤需要,銀行仍可從中獲利。
近年港元交易活動雖已較前萎縮,但港元IRS仍然需求不菲,市場估計,有關合約日均成交量達400至500億元。所謂利率掉期交易,是指同一種貨幣下,交易雙方協定,在一段時間後的議定交收日,其中一方收取浮息利率,並支付交易對手固定利率的一項利率互換交易。

若銀行甲在一項利率掉期交易中,協定3個月後,向對手支付固定利率(假設3厘),屆時並收取按當日定價的浮息利率,由於固息已定不會更改,但3個月後的浮息率則屬未知之數,若當日Hibor定盤價被推高至3.1厘或以上水平,越高則代表銀行甲賺取的息率差價越大;反之,即支付浮息收取固息,則浮息定盤價越低「越着數」。

各行定時報價 偏差不大

據悉,過去亦曾有外資行,於每早11時至11時15分,須向路透社指定網頁上載本身報價時,遲遲「甩轆」未報,而遭財資市場公會(TMA)旗下市場準則委員會(MPC)責備。負責將各行報價整合為每日定盤價公佈的路透社,則會定期向MPC提交報告,故異常報價應很易察覺。
一大銀行財資部主管亦說,Hibor市場透明度高,各行之間的報價偏差,可能只在10多20點子之間,若持續大幅偏離市價,早被察覺,從中獲利有一定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