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醫管局近年雖然持續增加資源應付精神科服務需求,但新症病人平均仍要等候七星期才能獲診治,逾萬病人正輪候首次見醫生。為了加強精神科支援,局方除聘請近200名個案經理處理嚴重精神病個案,並提升24小時精神科熱線服務,由精神科護士接聽,雖然熱線對象為全港市民,但大部份使用者是正接受治療的公院精神科病人或家屬。
食物及衞生局昨日提交立法會的書面回覆指,現時全港有近18.7萬人正接受公立精神科服務,以三類病人為主,最多是包括抑鬱症及躁鬱症等情感性精神障礙,病人數目近5萬,其次是精神分裂與相關病症,第三種是老人癡呆症(腦退化症),三種病佔逾11萬人。雖然精神病中不乏急症,但精神科專科門診新症的輪候時間普遍達七星期,候診人數達1.3萬人。
醫管局為病人風險分類
現時醫管局會為精神科病人進行風險程度分類,最高危包括有嚴重暴力傾向或有刑事暴力紀錄的病人,會由社康護士或個案經理緊密跟進;中度風險病人則會由個案經理給予支援;低風險病人則會由主診醫生跟進病情。為了評估個案經理的工作成效,局方已委託香港大學精神醫學系進行成效研究分析,預計明年中公佈研究結果。此外,局方也增聘精神科護士,由09/10年度48人,增至11/12年度的9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