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韓在南韓大選前發射衞星,但此舉卻沒有左右選情,皆因南韓選民已慣北韓挑釁,當前像歐美選民那樣,最關注的是經濟和飯碗問題,令這次大選以經濟民生政綱決勝。
民調顯示,選民認為大選最重要的議題,兩韓關係只排第五,不足一成人認為最重要,遠低於創造職位、財富再分配和教育等經濟民生議題。
南韓近年經濟表現表面很好,又有三星和現代汽車等世界知名企業,但增長放緩,央行將明年預測增長率由3%下調至2.4%。南韓在財閥主宰經濟下,貧富懸殊亦日益嚴重,工人工作一小時,工資也買不起一個賣逾5,000圜(36港元)的麥當勞漢堡包。2006年起相對貧窮人口增加一成,全國約20%人收入低於全國平均數一半。神曲《江南Style》令人留意到首爾奢華的江南區,一路之隔就是儼如第三世界的貧民窟九龍區。
文在寅在競選提出約1,400億港元的創造就業方案、限制財閥插足新市場扼殺小企業,加富人稅和提高產假薪金,朴槿惠亦承諾改善福利,但指不會加稅和加碼刺激經濟。選民在自由派和保守派兩套經濟哲學中選擇,但在九龍區居住的李婆婆卻對脫貧死心,說每次選舉政客都來噓寒問暖,過後毫無改變。
美國有線新聞網絡/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