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華懋集團已故主席龔如心的遺囑詮釋案,華懋慈善基金一方昨披露,由基金開始捐款至龔如心逝世的17年間,共捐出2億元,除捐給多個親中團體及教育機構,更在回歸前後捐了合共420萬元政治捐款給民主黨,反而親中政黨自民聯(民建聯前身),基金只捐了5,600元。
案件昨審結,法官押後判決。代表華懋慈善基金的英國御用大律師Frank Hinks昨概述基金過去的捐款紀錄。基金88年成立,自90年起捐款,至07年龔如心逝世時,基金共捐出1.98億元。當中97回歸年,成歷年之冠,共5,623萬元。
愛國的龔如心,固然對內地團體特別關心,中國外交部、中國孤殘兒童救助基金等曾受惠。中國社會工作協會更接受了4,052萬元捐款,當中3,000萬元是龔如心在07年3月病入膏肓之時捐出,以興建「如心家園」,幫助河南愛滋病孤兒。
僅捐5600元給自民聯
文件透露,龔如心亦曾作出政治捐獻,在97年6月27日捐了200萬元給民主黨,並在99年再捐多220萬元。反而港區人大代表譚惠珠有份成立的香港自由民主聯會(自民聯),在95年所得到的政治捐款只有5,600元,兩者差天共地。
在眾多受惠團體中,教育機構算是接受較多捐款的類別,除本地大學,美國的哈佛大學共接受1,804萬元的捐款,而位於北京的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也得到1,400萬元。龔如心生前與荃灣關係密切,她將模仿她與丈夫王德輝手牽手的如心廣場建在荃灣海旁,又差不多每年都會向荃灣區節日燈飾籌備委員會捐款。
基金一方昨表示,集團去年盈利達25億元,集團其實每年可從盈利撥10至20億元作為慈善,基金以往用作慈善的金額相對實在太少。基金一方認為,基金是遺產唯一受益人,可按遺囑內容的指示,靈活運用資金作慈善活動,而不用受制於過往的捐款模式。
案件編號:HCMP85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