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是電影《Before Sunrise》那種帶點任性的浪漫,是慢活的生活方式。對於食物,法國人會細意烹調,用心品味,人生就該是這樣!然而,在香港要怎樣慢下來過法式生活呢?不如先由廚房做起,用法國傳統品牌Le Creuset的靚靚鍋具,烹調一頓窩心的法國餐,也順道學習一下法國人享受食物的態度。
記者:張文蕙 攝影:劉永發
Jeremy聊天室
擁有法籍血統的他擅長設計特色法國菜譜,喜愛晨早往街市搜索新鮮的食材,愛以法式慢煮的方式細意烹調美食,希望令繁忙的香港人停下來,慢慢享受美食的滋味。
Q: 香港與法國的生活最大不同是甚麼?
A: 香港生活節奏急速,工作時間較法國人長,我居港工作的時間是在法國的兩倍吧!
Q: 法國人一般用餐時間是否都很長?
A: 法國人很着重享受食物。我與家人相聚時都會慢慢地烹調食物,談天說地,試過一頓飯吃了7小時。
Q: 法國的甜品一般較甜,你認為香港人接受得了嗎?
A: 我不會故意減甜,反而希望做出甜而不膩的法式甜品給香港人品嚐。
Q:你們餐廳會遷就香港人用餐快速的習性嗎?
A: 我反而希望香港的客人能感受慢煮文化,好好享受用餐的時光,所以我們餐廳特意每晚只做一輪客人。
法國美食
黑松露焗番茄雜菜蛋
訪問了數個法國人,家庭聚會時都愛以烹調食物、共同享受作活動,因此今日Jeremy示範一個在懶洋洋的周日早上,可為愛人和家人輕易炮製的餐前小食。他還提醒大家,不妨早一天預備香芹、紅蘿蔔等雜菜粒,以橄欖油烹調後放入雪櫃一晚,則會更入味。這道菜Jeremy用上Le Creuset的22cm圓形鑄鐵鍋,焗製時受熱均勻,雞蛋不會過熟!烹煮期間小記聞到陣陣酸甜的番茄味,加上黑松露的獨特芳香,真的急不及待想以麵包配來吃!
材料:番茄/蛋各2個、黑松露/雜菜/麥包/香草/黑椒/鹽/橄欖油各適量(2人份量)
做法:1. 番茄蒸熟,壓成茸並加入橄欖油備用。
2. 雜菜切碎,加入橄欖油慢煮至腍身。
3. 將(1)及(2)放進鐵鍋。
4. 打入蛋後,以黑椒及鹽調味。
5. 以200℃將(3)焗約13分鐘。
6. 麥包切粒,煎至甘香。
7. 取出(5),刨出黑松露薄片於鍋內即成,吃時配麥包粒。
椰菜花燴龍蝦蟹箝
法國餐除了經常有魚類,也會以其他海鮮代替。Jeremy認為龍蝦濃郁的鮮味最能刺激客人的味蕾。最欣賞他棄用現成的上湯,清甜的龍蝦湯是長時間熬製出來的,夠晒窩心!以26cm淺底鑄鐵鍋烹煮,其間善用鐵鍋蓋以免龍蝦湯的香甜味道流失;而生鐵鍋的好處就是能縮減烹調時間,煮出來的龍蝦及蟹肉既鮮甜又彈牙,誰說慢煮的法國菜,口感一定是霉霉爛爛的?
材料:龍蝦2隻、蟹箝2隻、椰菜花適量、番茄1個、淡忌廉/香草/鹽/黑椒各適量(2人份量)
做法:1.將一隻龍蝦加水熬數小時成湯備用。
2.每顆椰菜花開邊,於鐵鍋中加鹽炒香,加入適量龍蝦湯,合上鍋蓋數分鐘。
3.將另一隻龍蝦蒸熟,去頭拆殼,切段後放入鍋中。
4.蟹箝蒸熟後拆殼,放入鍋中。
5.將小量番茄肉切碎,撕出番茄皮,加入鍋中。
6.加入適量龍蝦湯及黑椒,合上鍋蓋數分鐘。
7.以龍蝦湯混和打起了的淡忌廉,與香草一同加入鍋中即成。
蒜香洋葱烤羊柳
法國的普羅旺斯近阿爾卑斯山區的Sisteron,由於食水、空氣及地理位置的優越,在此生長的羊隻健康味美。法國人吃羊都愛將之整齊地排好在碟上,小記看見Jeremy先用幼繩均勻地綁緊羊肉條,以為是要保持肉汁,冷不防Jeremy卻回了句:「就因為美麗啊!」可見法廚對食物美感的執着!這次他用26cm方形燒烤盤來烹調,當中深深的坑紋,能留住洋葱、甘笋及蒜頭的汁液,羊肉更能吸收這些材料的香味!
材料:羊柳1條、蒜頭半個、甘笋/洋葱(切條)/牛油/鹽/黑椒各適量(2人份量)
做法:1.羊柳以幼繩均勻地綁緊,以200℃焗5分鐘,之後放平底鑊上煎香。
2.以牛油將切開的洋葱條、已汆水的甘笋及開半的蒜頭炒香約5分鐘。
3.將羊柳放入(2)之材料中,以200℃焗,讓羊柳吸收其他食材的味道。
4.焗好後,將羊柳切段上碟即成。
朱古力忌廉木瓜馬卡龍
法國人出名浪漫,甜品亦sweet到暈。今日Jeremy示範的這個甜品,以較硬身的乾皮木瓜,用糖水煮過後,酸酸甜甜配上朱古力忌廉,是甜而不膩之作。加上迷你的馬卡龍放在心形的瓷器小焗盤,看着吃着都相當sweet!Jeremy還提醒大家,切記將小焗盤保持冰冷,才可讓客人慢慢品嚐忌廉及雪糕的最佳質感。
材料:牛奶朱古力100g、淡忌廉150g、乾皮木瓜半個、呍呢嗱雪糕1球、迷你馬卡龍/朱古力片/砂糖各適量(2人份量)
做法:1.乾皮木瓜去皮切厚片,以砂糖及水煮約1小時,鋪於心形瓷器小焗盤內。
2. 牛奶朱古力隔水溶化成液體,與打起了的淡忌廉融合,放入吱袋後,均勻地吱在木瓜片上。
3.將迷你馬卡龍鋪上後,加上雪糕。
4. 最後在朱古力忌廉及雪糕插上朱古力片,完成。
法國二三事
甜點:情迷馬卡龍
二十世紀初期,巴黎的烘焙師Ladurée發明一種方法來呈現馬卡龍,利用三明治夾法將甜美的稠膏狀餡料夾於傳統的兩個蓋子層,成為新的小圓餅,更由於香料和色素的使用、濕度控制,使得馬卡龍性質改良。相較更早之前的小圓餅的過甜、很乾又碎的特性,新的圓餅具備外殼酥脆的口感,內部卻濕潤、柔軟而略帶黏性,改革後的馬卡龍直徑大約為3.5至4公分之間。近日Ladurée進駐香港,吸引不少粉絲朝聖呢!
英作家:「法女愛勾佬」
法國的女人總令人覺得很浪漫,然而,居住法國的英國女作家Helena Frith Powell在她的著作《兩支口紅和一個情人》中指出,法國女人的優點是外觀一絲不苟,從不會在做運動以外的地方穿運動鞋和運動衣,就是睡衣也以華美為主,內衣亦慣於穿昂貴性感的款式。而且法國女人很重視文化與藝術,可謂「一身熱情,滿腦思想」。不過法國女人最可怕是女人和女人之間的關係,很易互相妒忌和競爭,她們不重視女性間的友誼,勾引朋友的丈夫是很平常的。法國女人最重視的只有自己的外表及丈夫,所以,女人之間更會惡意比較外觀、丈夫、財富、幸福等。沒有知己,法國女人很寂寞嗎?非也!法國人最親密的關係其實就存在家族中,法國女人都很黐家的!
酒吧華貴 酒櫃頂天花
Matthieu指,法國的酒吧一般較華貴,酒櫃高聳至天花,陳列不同酒類,方便客人一目了然選擇心頭好。所以在The French Window裏都特意做了這樣的法式酒吧位置,是香港罕有的。另外,定居香港的法國年輕人Ju Haro回憶法國酒吧時,表示最傳統的法式酒吧不會很富潮流感,反而像停留在1950年代,有一座電視,多播放足球或賽馬,而且滿是年老的人,整天流連於其中。
法國人
Arnaud Leveau(現居韓國):追求質素永不滿足
法國餐不一定「多嚿魚」,也會以海鮮代替,多是頭盤。而主菜則以牛扒、燒雞等為主,配餐酒進食。法國人喜歡在談話中從一個話題很快跳到另一個,由家常事、假期安排,以至政治,無所不談。法國生活是很能平衡工作、家庭及私人時間的,不過法國人永遠都是難以滿足的,永遠覺得不夠好,還蠻多投訴的。
Ju Haro(現居香港):社交重於金錢
每逢大節日,我和家人用餐時間都可長達兩小時以上。至於法式甜品,我認為是位列世界頭數名的了!法國生活較relaxing,至少法例上已不容許一星期工作多於35小時。於我來說,法國食物較多選擇,社會對文化的關注也更多,而且我們都認為社交重於金錢。我最想念法國四季的明顯變幻,很炎熱的夏季、冷得可以的冬天、和暖又繁花盛開的春日,還有又濕又清涼的秋季,還有那滿是紅葉的樹林!
Jeremy Louis@Starz People(現居香港):芝士狂熱分子
我吃午餐至少要一個半小時;不必為慶祝,也會跟朋友到戶外地方用膳。甜點我不太熱衷,反而是芝士狂熱分子!我來自法國西邊,很接近大西洋,所以家人聚會除了吃,還喜歡去衝浪!我認為法國生活是「take it easy」,對世界好奇就會到處走走。來到香港,試不同的食物,是我很享受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