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社會向來大男人,在世界經濟論壇135國兩性平權榜上僅排第108,比阿聯酋還低。朴槿惠若能當選南韓首位女總統,又能否扭轉男尊女卑文化?
南韓經濟起飛多年,女性地位在多方面仍遠不及男性,在國會僅佔15%議席,在全國1,500大企業管理層只佔12%,在平均薪金上又比男性少近40%,這差距是經合組織國家中最大的,大學畢業女性只有一半就業,一大原因是當上媽媽在年資為本的薪酬制度上就吃大虧。
朴槿惠在競選中承諾會提高託兒津貼、獎勵企業僱用女性、規定政黨提名候選人至少要有四成女性,可是這些針對女性的政綱卻被評不及文在寅。政敵和女權人士更質疑她「忽然女權」,指摘她過去10年對女性處境不聞不問。南韓首位女司法部長康錦實說:「朴槿惠夠無恥,性別不是你臨時拉票的工具。」
朴槿惠以「亞洲鐵娘子」和「南韓默克爾」自居,賣的是她像男人一樣強硬決斷。文在寅陣營批評獨身的她從未經歷生育、持家等普羅婦女的掙扎,不是南韓2,400萬女性的模範。朴槿惠的票源實來自年長保守派,他們視她為從雙親遇刺悲劇中奮起的「公主」,年輕女性對她支持率則很低,有大學女生說:「她只是生理上的女人。」
中央社/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