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一場由學生領軍的反國民教育運動,觸動中共神經。直屬國務院的中國社會科學院,昨發表2013年《社會藍皮書》,首次將十多萬人反國教運動,官方定性為學民思潮召集人黃之鋒等三名成員利用網上發動。黃之鋒和國民教育家長關注組陳惜姿批評社科院本末倒置,錯誤判斷反國教起因,更憂慮中共嚴密監控互聯網的魔爪,逐步伸向香港,撕破一國兩制。
記者:王家文 張岳弢
去年廣東烏坎村維權事件、今年四川什邡萬人示威,越來越多內地民眾透過互聯網號召上街抵抗中共。今年香港反國教運動牽動9萬人上街、喚起12萬人佔領政府總部,終迫使港府擱置國教科課程指引。社科院昨發表2013年《社會藍皮書-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罕有地主動論述這場反國教運動,更點名指這場運動是由學民思潮召集人黃之鋒利用互聯網發動。
荒謬指規管是趨勢
報告指內地手機網民達3.88億人,尤其是90後青年更是網上生力軍,在突發事件上所衍生的力量不能輕視。報告更特別提到本港的反國教運動,指「在香港『國民教育』教材風波中,12萬人的遊行(正確應為今年9月12萬人包圍政總,7月底則有9萬人上街反國教),最初竟是由黃之峰(鋒)等三名中學生在facebook(臉書)網站發起」。
報告也將反國教運動與廣東烏坎村維權事件相提並論,指烏坎村事件中,「15歲的大男孩『烏坎雞精』和『烏坎愛國青年團』的微博,一度成為村民抗爭的唯一信源」。報告雖認同青少年個人權利意識覺醒,利用互聯網表態,「但一些年輕人在環保抗議事件、反日遊行中,表現得衝動偏激,引起輿論的憂慮與爭議」。
社科院認為中央應觀察互聯網民意,有助緩和社會對抗「實現維穩」。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副所長陳光金更指,加強規管互聯網是國際發展趨勢,若有人違法就應依法處置,即使可能會打壓貪腐的舉報。
黃之鋒稱反國教運動暫告一段落,但社科院仍公開討論並首次官方定性,「擔心中央對香港網絡監控越來越嚴重。」他指社科院錯判形勢,誤以為反國教運動單純是網絡動員,「當時有好大民意反對國教科,但政府仍漠視民意,迫使民眾佔領、絕食;明明咁多人反對,佢都要一意孤行,偏激嘅唔係我哋」。
陳惜姿斥本末倒置
本港中央政策組首席顧問邵善波早前揚言,日後將加強網上言論監控,不惜任何方法操控輿論導向。黃之鋒認為,邵的言論與社科院如出一轍。國民教育家長關注組陳惜姿也認為,兩者論調一脈相承,「究竟邵善波係咪聽到中央指令,我哋無從揣測,但兩個講法係不謀而合」。她認為網上動員只是一種傳播訊息的工具,「如果傳播嘅訊息冇人關心,我唔相信可以牽起咁浩浩蕩蕩嘅運動」;她批評社科院本末倒置,「佢應該諗,究竟係乜嘢原因令香港市民肯企出嚟」。《社會藍皮書》把本港反國教運動與內地維權運動放在同一平台,陳惜姿憂慮中央插手嚴密監控本港網絡,「破壞一國兩制,影響香港言論自由」。
2013年《社會藍皮書》有關網絡部份內容摘要
香港反國教育運動
評論:在香港「國民教育」教材風波中,12萬人遊行,最初竟是由黃之鋒等三名中學生在facebook發起
內地反日示威
評論:一些年輕人在環保抗議事件、反日遊行中,表現得衝動偏激,引起輿論的憂慮與爭議
廣東烏坎村事件
評論:在廣東烏坎村事件中,15歲大男孩「烏坎雞精」和「烏坎愛國青年團」的微博,一度成為村民抗爭的唯一信源
四川什邡事件
評論:「在什邡鉬銅項目引起的群體性事件中,率先走上街頭的是中學生」
社交平台微博
評論:微博是交流參與的平台,但也具有某種「毒性」。一條微博140字,只能展示結論,不適合充份展示論證過程和論據
網上言論
評論:網上言論「左」和「右」,不管其具體主張如何幼稚和荒謬,都在不同方向上拓展了全社會的言論空間、網友匿名發言,頻繁深度交流,缺乏法律和倫理的約束,因此互聯網可能成為謠言和偏激聲音傳播的溫床、網絡暴戾思維的根源,還在於現實中的一些社會問題沒有得到有效解決,在於政府本應公開的信息還沒有做到足夠的透明
資料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