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表達了明年仍會調控樓市,國土部決定控制「麵包」價格(即地皮),國土部針對近日來頻繁出現的各地「地王」,國土部要求各地要採取分割出讓、綜合競標、配建競標、提高付款難度等方式,避免再次出現「地王」。
未知是否為樹立威信,國土部同時向央企中冶「開刀」,調查中冶斥56.2億元人民幣購入位於江蘇省南京市的地王。
國土資源部土地利用管理司司長廖永林表示,國土部將調查違規供地和違約房地產用地,令市場運行規範有序。為進一步發揮核查、督辦的作用,促進土地市場健康平穩發展,國土部將對典型案例採取公開調查,督促各有關城市嚴格依據土地出讓管理法律法規和出讓合同約定,進行調查處理。
象徵式開工惹懷疑
廖永林口中的典型案例,是指中冶位於江蘇省南京市的地王。雖然廖永林未有詳細提到調查地王的原因,不過,翻查內地報章不難發覺調查可能與地皮遲遲未開工有關。
資料顯示,2010年9月,中冶集團通過旗下控股子公司競拍取得南京市下關區濱江江邊路以西1號地塊和3號地塊,其高達200.34億元的出讓價刷新了南京的地王紀錄,截至目前仍為國內總價地王第二位。
按照規劃,在地皮面積達313.88萬平方米,中冶將建設寫字樓、酒店、住宅、民國建築的綜合物業,總投資額高達400億元,計劃於2011年上半年開工。
波動城市須嚴格調控
不過,中冶在預定的時間內並未如期開工,而國土部資源《閒置土地處置辦法》實施又於今年7月實施,對於閒置地塊滿兩年將無償收回土地使用權,且嚴格規定不允許以「圍牆」為動工標誌。在該《辦法》實施的短短10天後,中冶隨即象徵式開工,並被內地傳媒發現閃電停工。國土部今次選擇調查南京地王,亦可理解。
此外,國土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市場出現波動的城市要採取切實措施,進一步落實國務院調控要求(見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