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Z世代︰<br>奧巴馬的眼淚來得太晚了 - 盧峯

國際Z世代︰
奧巴馬的眼淚來得太晚了 - 盧峯

大概十年前,美國著名紀錄片導演Michael Moore拍了一齣甚為矚目的紀錄片"Bowling for Columbine"《美國黐gun檔案》,探討美國槍擊案頻仍背後及槍械管制難的根本原因。其中有些場面相當令人難忘,其一是他與Columbine校園屠殺倖存者(受槍傷半身不遂)到著名連鎖店K-Mart總部游說他們停售槍械子彈。起初K-Mart負責人一臉同情的慰問傷者,但當傷者及Moore訪問為何K-Mart要在超市當眼地方賣槍彈時,負責人立時變臉,召喚保安半拉半推的把他們趕走。

另一場是追訪演過經典電影《十誡》主角摩西的影帝查爾登希士頓(Charlton Heston)。這位曾當過多屆美國槍械協會(National Rifle Association)主席的演員曾在集會上高喊將以死捍衞擁有槍械的權利(over my dead body)。可當Moore帶同攝錄機到他的大宅突擊訪問他有關校園槍擊慘案感想時,影帝登時變臉又下逐客令,不斷迴避鏡頭,令場面變得尷尬又荒謬。
只是,這齣精采的紀錄片以至Columbine校園大屠殺引發的悲情與哄動,沒有能改變槍械氾濫的問題。近幾年,民主共和兩黨基本上放棄了槍管這個問題,誰也不再以此為選舉主調。以今次總統大選為例,墮胎、同性婚姻吵得鬧哄哄,倒是槍械管制這項真正涉及生死,令無辜老幼備受威脅的重要政策卻無人問津,兩位候選人包括當選連任的總統奧巴馬隻字不提。

到前幾天康湼狄格州發生比九九年Columbine高校更可怕的槍擊案,造成26名師生死亡後,奧巴馬才擠出幾滴眼淚說「我們要團結一致採取有意義的行動阻止同類悲劇再發生」。只是,過去幾年他在槍械管制方面完全交了白卷,甚麼有意義的事也沒有做過。此時此刻他的淚沒有多少感染力,反而帶點偽善。
更令人無奈的是,不管總統怎樣聲淚俱下,不管26名師生的家人如何呼籲,不管民眾如何大聲疾呼,槍械管制問題仍將了無寸進。一方面美國槍械協會勢力龐大,跟共和黨高層關係密切,他們將會竭盡全力阻止辣招出台及通過。另一方面,美國很多民眾對擁有槍械自衞的權利深信不疑,槍擊案發生後不少人就擔心收緊管制而趕緊到超市、槍械店入貨,購買更多槍枝彈藥,以免將來受限制,在這樣氛圍下,要通過「有意義的行動」管制槍械只怕是一廂情願。更可能的情況是政客同情一下,掉一些眼淚,待受害師生屍骨稍寒就一切如常,照舊買槍賣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