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布小吃 精緻多滋味

昆布小吃 精緻多滋味

成日聽人講,缺乏碘會「大頸泡」,亦即甲狀腺腫脹。其實過猶不及,過量吸收一樣有問題。紫菜或者昆布等的藻類蘊含豐富的碘,如果人體吸收過多(以大概成人每日進食超過1,000微克碘質,差不多是7克的零食紫菜計),亦會引致甲狀腺腫脹。所以適量地吃才有益,對改善手腳冰冷、調節骨骼新陳代謝和去水排毒均有幫助。


記者:阮芷慧 攝影:陳盛臣

吃甚麼都應該適可而止,否則,身體吸收不了,不但浪費,也徒然增加了身體消化系統的工作量;何況有些食物多吃的話,不但無益,反而有損健康,昆布即是一例,缺乏或過量吸收碘質的話,都不是好事。只是無端吃一大張昆布,總覺單調,今日就教大家花點心思,用簡單的日式做法弄出精緻而美味的昆布菜式,份量少,作為餐前小吃非常不錯。
昆布含有豐富的碘,可預防甲狀腺腫脹,而碘亦會影響荷爾蒙的製造,直接影響發育、成長、代謝及生育。世界衞生組織也曾指出缺乏碘質是目前腦部受損最常見的原因,全球約有七億四千萬人口因缺碘而身體出現問題,輕微會出現大頸泡。另外有五千萬人口則因為碘不足而影響發育,導致有不同程度的腦部受損(即不同程度的智障)。
昆布又含有豐富的鈣質,可使骨質的生成速度高於分解的速度,從而強健骨骼。另外它所含有的鐵質,亦足以有助改善因缺乏鐵質而引起貧血的手腳冰冷問題,特別這陣子天氣寒冷,血液循環較慢,手腳冰冷的問題可能會更甚。

昆布買回來的時候是乾身的,上面白色的是海鹽,用作保護昆布,如天然防腐的作用。

用濕布輕輕抹去昆布表面的鹽,再浸水至軟身才烹調。一般會發大2至3倍,注意不要浸太久,否則太腍,失去爽脆口感。

示範:黃海明師傅
現為鮨妙日本料理副廚,入行30年,擅長烹調日本高級料理,如懷石料理。並為煤氣烹飪中心的日本料理導師。

昆布豚肉煮

用乾冬菇和木魚水等熬製而成的濃濃湯底,滲透入昆布和黑豚肉中,可提升昆布和黑豚肉的鮮味,而湯底亦因此變得更鮮甜。加入了不同的蔬菜,吸收了昆布湯的精華,味道更甜之餘,菜式馬上也變得色彩繽紛,令人食慾大增。

份量:1份 時間:30mins 難度:★★★★☆

材枓:
昆布(20cm×16cm)1塊、白蘿蔔1小條、黑豚肉3塊、乾飄3條

配菜:甘笋12克、菠菜12克

湯底:乾冬菇2隻、木魚水1,260毫升、淡口豉油/味醂各90毫升

做法:
1.把黑豚肉放在昆布上,上至下重叠排好。

2.放上白蘿蔔捲好,再用乾飄分別由中間、上、下的次序綁好。

3.把湯底材料放入煲內煮滾,放入昆布卷,煮10分鐘後,放入配菜同煮5分鐘即成。

1

1

2

3

昆布帶子天婦羅

天婦羅油膩又熱氣?未必!今次教大家做一個輕盈版,用大葉包着新鮮帶子和昆布絲,一口咬下去,大葉香脆的外層,夾着鮮甜彈牙的帶子,以及爽脆的昆布絲,一次過享受多重口感。

份量:2件 時間:20mins 難度:★★★☆☆

材料:
昆布(切絲)3克、帶子1粒、大葉2片、炸漿/天婦羅粉少許

調味:紫蘇葉3克、鹽3克

做法:
1.帶子切粒,注意不要切得太細粒,否則會失去口感。

2.把紫蘇葉烘乾、磨碎,和鹽混合成紫蘇鹽,與帶子粒和昆布絲混合。

3.把拌勻的材料(2)放在大葉上,對接後沾上天婦羅粉和炸漿,炸至浮起即成。

1

2

3

昆布酒煮蜆

酒煮蜆是相當地道的日本料理,與昆布同煮,滲出陣陣海鹽的鹹香,令清酒湯更香,蜆的味道亦更鮮甜。但注意蜆不能煮太久,否則蜆肉會變韌不好吃!

份量:2人 時間:30mins 難度:★★☆☆☆

材料:
大蜆(已吐沙)6隻、昆布(8cm×8cm)1塊、酒180毫升、淡口豉油1湯匙、木魚水180毫升、鹽半茶匙

做法:
1.煮滾酒,放入昆布、木魚水和蜆。

2.煮至蜆隻開口,加入淡口豉油和鹽調味即成。

1

2

昆布白子松前燒

白子是指北海道的鱈魚精巢,冬天特別肥美,質感柔滑豐腴,營養豐富,非常補身。一條鱈魚可有多達500克至1公斤的白子。先將白子加調味汆水後,完全不用加任何調味,更可吃到昆布和白子的原味。

份量:1件 時間:20mins 難度:★★☆☆☆

材料:
昆布(10cm×8cm)1塊、白子1撮、水50毫升、清酒1湯匙、鹽少許

做法:
1.先把水、清酒和鹽放在鍋內,放入白子汆水後,浸在冰水數分鐘後,撈起瀝水備用。

2.把白子放在昆布上,放在網上燒5分鐘即可。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