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內企赴港上市門檻鬆綁

傳內企赴港上市門檻鬆綁

【本報訊】據內地《中國證券報》報道,中國證監會將在近期討論降低內地企業赴香港上市門檻問題,盡快公佈具體方案,消息指出,這將會是監管層疏導擬A股首次公開發行公司大量積壓的一項措施,讓申請A股上市的公司分流至本港。
據中證監網站披露資訊,目前已提交申請等待在滬深兩市IPO的企業已達831家,按過往幾年的每年上市約200家的進程推算,目前這些企業需要三至四年才能消化,更何況股市低迷,最近兩個月A股新股上市已暫停。
中國證監會主席郭樹清近日亦表示,採取多種方式對在審企業進行疏導分流,要嚴格依法查處財務造假、虛假披露等違法行為,督促保薦機構對發行申報企業的相關情況,特別是財務資訊集中進行專項核查。

有助疏導大量A股IPO

業內人士認為,降低內地企業赴香港上市門檻,既能緩解內地上市排隊久的難題,分流一部份企業到境外上市,也可降低企業境外上市風險。內地企業赴港上市法律架構更順暢後,不再需設立離岸公司再赴境外上市。
目前,內地企業赴港主板上市門檻俗稱「四五六」,即淨資產規模在4億元人民幣以上,融資規模不低於5000萬美元,年淨利潤不低於6000萬元人民幣。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只有大型國企容易滿足這些條件,眾多中小民營企業很難從中國證監會拿到赴港上市無異議函,只好通過紅籌模式實現在港上市。
相對「四五六」門檻,港交所規定的上市門檻要低得多。港交所要求,申請在港主板上市公司僅需滿足最近三年盈利總和不少於5000萬港元,且最近一年盈利不少於2000萬港元,上市時市值不少於2億港元,對融資額度沒有詳細標注,而香港創業板市場沒有盈利或其他財務標準要求。
另外,上海和深圳兩大證券交易所發佈上市公司退市配套規則,正式引入退市整理制度和重新上市等制度。同時,中證監對上市公司退市後進行包括借殼上市在內的併購重組,監管標準與上市公司基本一致,不會形成雙重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