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子在日本採訪,有機會跟不同階層的日本人談到選舉問題,他們異口同聲表示對執政民主黨非常失望,認為當年錯信了這個黨。有身為民主黨員的公務員也承認,一般民眾對民主黨未能兌現選舉支票感到非常憤怒,必然會用選票教訓這個黨;他還預計,民主黨有機會亡黨!果然,民主黨在星期天的選舉大敗,眾議院議席減少近200個,多位內閣成員議席不保,整體實力比1998年創黨時還不濟(當年有98個議席)。
由於民主黨大失民望,自民黨重掌政權是意料中事。但正如即將成為下任首相的安倍晉三所言,民眾並非完全信任自民黨,只是他們對民主黨太失望,對新政黨如「日本維新會」又不是太放心,只好讓自民黨再次執政。安倍的言論不是謙虛,而是面對現實,而是對政治現實的新體會。
事實上只要小心觀察上次及今次選舉就不難看到,日本選民對長年停滯已非常不滿,對主流政黨的耐性越來越少,還有種急於求變的躁動。三年多前民主黨大勝,靠的是民眾對自民黨的厭惡;不過三年,民主黨已成過街老鼠,選民又大舉重投自民黨懷抱。由此可見,選民希望執政黨盡快交出成績,盡快扭轉困局,不然他們將毫不留情的換人,把原來的執政黨變成無關痛癢的小黨。安倍了解這樣的處境,自然不敢太高興,自然有些戰戰兢兢。
為了保住政權,為了避免再遇滑鐵盧,安倍及自民黨將會全力在經濟上推出破格的措施,包括無限制、無限期搞日本版QE,包括訂定通脹目標及扭轉日圓強勢,希望透過釜底抽薪的重招重新啟動日本經濟,打破經濟不斷萎縮的預期。
而在政治及外交上,自民黨肯定會改變民主黨政府的捱打狀態,一方面強化跟美國的同盟關係,另一方面則在領土爭議上擺出不妥協的姿態,務求討好選民。近期不同民調都顯示,日本民眾對中國態度、感覺轉差,認為不能在釣魚台問題上對中國示弱;而右傾的日本維新會選舉成績理想也反映選民正向右轉。為了討好選民,令他們不致怪罪自民黨,令他們感到日本並非日薄西山受鄰國欺侮的弱國,安倍是不可能不採取更強硬對外及對華政策的。昨天,他在記者會已聲言不會在釣魚台問題上退讓。
期待中日關係可以在選後解凍破冰的人只怕要失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