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最出人意料的,不是財政、貨幣政策,不是經濟增長的方式、速度,而是高調發出深化改革的動員令,要「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推動下一步改革」、要「深入研究全面深化體制改革的頂層設計和總體規劃,明確提出改革總體方案、路線圖、時間表」,令人看到當年朱鎔基就任總理時誓言勇闖地雷陣的豪邁。
今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主角有三位,一是發表「重要講話」的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會議強調要「切實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顯示總書記對經濟工作不會甩手不管,二是部署明年工作的現任總理溫家寶,三是主持會議的內定下屆總理李克強。如此高調大談改革,是習李新政的先聲,還是溫家寶臨別秋波?
沒提政改 令人失落
溫家寶一直倡言政制改革,承諾推出官員財產申報制度、推出收入分配改革方案,但迄今未能兌現,未免令人遺憾。而習近平早前南巡深圳,也被視為要強化各級官員深化改革開放的理念,但所有公開的報道中竟沒一次提及政制改革,未免令人失落。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高調宣示改革,加上近期網民反貪頗見成效、當局又善待異見作家戴晴等,令外界振奮。從電視畫面所見,今次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主席台上沒有鮮花、沒有橫幅,新華社的報道也省略了過往近百人的領導人名單。這種形式上的變化,固然可喜,但與民眾期盼的民主、法治沒有直接關繫。正如內地官場時下最樂於引用的習近平語錄是「實幹興邦、空談誤國」,但已演變成酒宴的勸酒詞,因為簡體字幹、乾都為「干」。
如果細讀經濟會議宣示改革的前文後語可以發現,中央強調的其實只是經濟體制改革,並非政治體制改革。中國實施改革開放34年,到現在無論是壟斷行業的打破,還是利益分配的重組,都涉及政制。因此,這番改革宣言,無論是習李先聲,還是溫家寶臨別秋波,都不可能把平反六四、民主選舉納入改革時間表和路線圖,都未免令人失望。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