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今年3月宣佈收購滙豐銀行財產保險業務的安盛(AXA),終於上月完成轉讓過程,令安盛成為本港產險業務一哥。近年積極四處作併購的安盛,不滿足於現階段規模,並密謀繼續在港作收購。記者:董曉沂
談及收購滙豐產險後最大的得益,安盛香港行政總裁夏偉信於訪問時簡明地指出,合併後兩者的長短處互相補足,幫助遠大於表面上成為產險一哥的意義。
他舉例,滙豐對車險接觸不多,而安盛則是車險一哥;相反,滙豐的物業險非常強勁,同時彌補了安盛在這方面的弱項。他說,今年首9個月計,安盛香港的產險保費收入按年增12.6%,當中增長未包併入滙豐產險保費,可見增長不俗。
收購滙豐產險好抵
夏偉信拒絕透露是次收購價的市賬率,但強調收購實在「好抵」(Excellent deal)。
安盛集團今年3月高調表示,希望集團2015年亞洲區收入能翻一番,在亞洲區產險業務中稱冠;壽險業務方面,則希望能位列第三。夏偉信表示,近年安盛四出收購,如去年收購澳洲APH,06至07年間亦收購豐泰保險,令安盛近年飛快增長,倘市場上再有估值吸引的保險公司,不排除會再出手收購。
由於保險公司主要靠交叉銷售谷起盈利,夏偉信表示,雖然業界有不少強大競爭對手,但安盛在壽險、產險以至強積金都有一定規模,可作的交叉銷售相當有效,構成保險產品的一站式銷售。他透露,集團非常重視亞洲業務,香港亦是其中一個重點發展。雖然香港人口相比歐洲少得多,但看好香港的保險市場,夏偉信自有一套解讀方法,他說,港人投資壽險產品的意識及比例相當高,製造一個更佳的壽險市場。
無懼李澤楷買ING香港
安盛早前調查顯示,港人的保險保障不足,平均每名港人的壽險保障缺口達227萬元,醫療保障缺口則為79萬元,數據與其他保險公司所作調查相若,可見本港保險市場仍有龐大增長潛力。
對於電盈(008)主席李澤楷買入ING香港業務,夏偉信表示,對李澤楷並不熟悉,故難以評論李氏加入市場的影響,但認為對本港保險業界不會有太大震盪。他又稱,對新來的挑戰並不擔心,因ING只是其中一個競爭對手,並非主要對手,故毋須對李澤楷新收購ING業務有太大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