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增長已變成比任何事都重要的事情,聯儲局上周公佈議息結果,除了宣佈推QE4再次擴大買債規模外,更破天荒首次將聯邦基金利率與失業率掛鈎,如果失業率不跌至6.5%,而通脹率不超過2.5%,將會繼續維持超低利率環境,政策確是革命性,為處於極低息率的發達國家,提供一個全新的政策方向。
環球央行的貨幣政策,實驗味道越來越濃厚,這意味着實驗成功的話,大家可以繼續安心過日子;但一旦實驗失敗,那麼即代表環球經濟將出現比08年金融海嘯更糟糕的危機,同時伴隨失控攀升的通脹率。而最令人憂慮的是,今次的實驗要在幾年後才知道結果。
市場的表現有異於正常,股市最大的反應就是無反應。儲局加印銀紙,增加買入國債規模。然而,美元及國債孳息也不跌,金價更節節下挫,當然這種古怪現象與國會正在處理的財政懸崖有一定關係。從種種市場反應看來,除了因為懷疑儲局政策的效用外,孳息不跌亦反映出,投資者認真憂慮經濟將出現超級通脹。
伯南克言論似精神分裂
事實上,儲局主席伯南克今次的言論看來有點精神分裂。伯南克一邊要市場相信儲局會容許通脹短期內高於目標通脹,但同時又在經濟展望中,預測通脹率在未來三年都不會高於2%。有人形容,儲局就好像一位要令汽車加速向前的司機,但雙腳卻同時踩在油門與剎車上。要知道儲局其中一項重要工作,就是控制市場預期,現在從市場反應看來,明顯是被攪亂了。
另外,投資者亦很懷疑通脹是否可以受控。因為在現時極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下,通脹一旦襲來,將會是失控般極速攀升,根本沒有人知道儲局能否令通脹受控。
其實攪革命的不止聯儲局,候任英倫銀行行長、現任加拿大行長卡尼(Mark Carney)提出更進取的方案,指在非常時期,央行的貨幣政策其實可以考慮與名義國內生產總值(nominal GDP)掛鈎。簡單而言,即不斷放水以令經濟起死回生,大概可前瞻英倫銀行未來的貨幣政策。此外,日本自民黨總裁安倍晉三再度拜相,幾乎肯定要央行推行無限買債計劃。
這場革命若然成功,環球經濟將可以穩步增長,但如果失敗的話,恐怖的銀紙貶值,以及超級通脹將會出現,大家將要準備迎來由央行引發的巨型金融危機。
李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