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九巴以虧蝕為由申請加價8.5%,但議員踢爆九巴只是利用財技掩眼法,將地產、廣告及機場巴士等巨額盈利全部抽走,「賺錢就畀晒母公司,蝕本就要市民承擔」,要求政府否決九巴加價。
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昨討論九巴加價申請,多名議員都批評九巴利用財技「博大霧」,當中包括屯門車廠改為工廈出租、荔枝角車廠地皮以50多億元賣予新鴻基發展豪宅曼克頓山,所有地產收益都無計入賬目。
范國威更引用九巴母公司載通資料指,今年上半年,行走機場的龍運巴士盈利1,500萬元,承辦九巴廣告的路訊通盈利2,600萬元,但全部被分拆,令九巴虧蝕1,500萬元。但反觀新巴及城巴,機場巴士及廣告收入都計入同一賬目,九巴做法不合理。
委員會亦討論了大老山隧道申請加價11%。大老山隧道總經理黃子建表示,原本預計30年專營期回報率有13%,但加價後回報率仍只有6.76%。
邱誠武暗示批准大老山加價
運輸及房屋局副局長邱誠武表示,大老山隧道條例只規定隧道可獲合理而非過多的回報,並無承諾明確回報率。但隧道公司有權就加價提出仲裁,據過往東隧加價仲裁結果,合理回報率為15%至17%,政府必須考慮有關因素。議員都不滿邱誠武暗示會批准大老山隧道加價,其中李卓人批評,隧道加價會帶起加風,「靠你把關真係死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