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視野:<br>新界東北發展<br>宜早不宜遲 - 陳超國

環球視野:
新界東北發展
宜早不宜遲 - 陳超國

日前立法會討論新界東北發展計劃,暫時仍未知計劃是否可如期推行。土地供應短缺,發展新界東北可提供不少住宅及其他用途土地,對紓緩供求失衡有重要作用。
香港人口自五十年代起不斷高速膨脹,一直以來地少人多、樓價長久必升的信念深入民心,但八萬五政策摧毀了這個信念。政府自沙士後為了重建港人對樓價的信心,大幅度減少土地供應及發展地積比率,剛巧遇到大利樓市的外圍經濟因素,樓價便拾級而上,近日政府推出了多項降溫措施仍未能冷卻樓市。

應繼續發展新市鎮

解決問題關鍵是增加土地供應。過去數十年政府在不同階段均發展新市鎮,早期有觀塘、荃灣,繼而上水、粉嶺、元朗,較後期有馬鞍山、將軍澳、東涌等,市區亦有大規模開山劈石及填海,如筲箕灣、紅磡及西九龍。大家可有想像過去沒有了這些大規模的區域性發展計劃,樓價會高至甚麼水平?居住環境會擠逼到甚麼程度?
沙士後香港欠缺了大型發展規劃,市區個別地塊供應不足應付新增加的需求,樓價因此不斷上升。政府提出發展新界東北方向十分正確,為重拾新市鎮式的大型土地供應鋪路,有望從增加供應來徹底解決樓價問題。
當然,現時市民的生活方式和態度,跟數十年前不能同日而語,政治氣候亦大幅改變,發展商擁有的新界土地亦比數十年前有增無減,以前的收地安排現今未必行得通。為求新界東北發展計劃盡快上馬,政府宜審時度勢,採取靈活手段,以取得原居民及發展商的配合。若只強行收地,相信將引起連串抗爭及訴訟,令計劃不斷延期。


陳超國
第一太平戴維斯董事總經理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