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爆黑心油情況普遍<br>食肆貪平博大霧 衣車油炒菜心

業界爆黑心油情況普遍
食肆貪平博大霧 衣車油炒菜心

【本報訊】懷疑秘製地溝油的葵涌永興油行,在東窗事發後,無論東主及員工,全部不敢露面,滿載油桶的運油車則停在停車場。食環署及警方昨天再次往油行的工場,取走一批樣本化驗。連日來,大批市民向《蘋果》報料,爆出多家懷疑自製地溝油的油行,並指有蠱惑油商為大賺黑心錢,除混入骯髒的劣質油外,還溝進含致癌物質、由石油提煉而成的「衣車油」,罔顧人命。
記者:文兆麟 黃學潤 馮樂琳

永興油行位於葵涌永健工業大廈二樓的工場昨日仍重門深鎖,下午3時許,食環署聯同警方到來,記錄內裏衞生情況以及拍照,又取走油的樣本進一步化驗。食環署發言人表示,事件仍在調查中,預計下周初會有化驗結果。而立法會食物安全及環境衞生事務委員會主席梁家傑昨去信食環署,要求關注地溝油事件,不時抽取食油樣本化驗。

食環署職員重返永興油行,取走部份油化驗。 文兆麟攝

「永興啲價平到冇人有」

事件曝光後,聲稱為永興油行負責人的陳先生則不知所終,只以電話向部份傳媒聲稱油來自美加,否認滲入劣質油。根據商業登記署資料,永興持牌人為一名叫「尹鳳玲」的女子,居住於長沙灣東京街。一名行內人士透露,永興於行內打滾30多年,真正老闆為一名花名「光頭佬」的男子,以山寨廠形式經營,早年生產炸豬油,近年以超平價錢搶爛市,殺出一條血路。
「佢哋(永興)做生意好進取,啲價平到冇人有,好多行家都話如果唔係用旁門左道,咁平嘅價冇可能做到」。知情人士又說,早前有一間山寨油廠,疑用劣質油混雜其他食油供貨給酒樓,因走漏風聲,終被食環署冚檔。事發後,其中一間食肆轉而向永興攞貨,令永興漸漸冒起,「酒樓要控制成本一味要平,做油呢行只有鬥平鬥賤,唔溝油點做到?」

永興油行前日被食環署破門進入調查,但負責人仍沒露面。

以食用油炒菜反而不滑

據了解,除了永興油行外,亦有其他油行將地溝油銷往食肆,手法無所不用其極,包括加入石油提煉的「衣車油」,從事化工原料數十年的陳先生爆料指,衣車油因無色無味,外表與食用油無異,混雜稀釋難辨出,是溝油最常見物料之一,「有啲食肆炒菜心,喜歡加入衣車油嚟炒,出嚟啲菜心又青又滑,食用油反而做唔到呢啲效果」。他續指,新年的紅瓜子多數也是混合花紅粉及衣車油去炒。
「好多酒樓明知平嘢冇好嘢,裏面加咗雜質,但係要維皮,都隻眼開隻眼閉」。他表示,衣車油約數元一公斤,大量取貨可平至兩、三元一公斤,「工業油食得多梗係會致癌,但係冇人踢爆就繼續博大霧」。
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系工程師盧覺強解釋,衣車油即礦物油,由石油煉製而成,是一種潤滑油,較汽車潤滑油為稀,因含有致癌物質,多吃會危害人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