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有選民向選舉事務處提供只作收取選舉資料的獨立電郵,竟然收到團購公司的宣傳垃圾電郵,很可能涉及選民資料外洩及買賣。現時約有十分之一,即約38萬名合資格選民向政府提供了電郵地址,選舉處過去一個選舉周期,收到兩宗不當使用選民電郵地址作商業用途的投訴。法例雖然規定候選人不得將選民資料用作選舉以外用途,惟無有效監察機制防止濫用。
記者:盧勁業
新界東選民張先生開啟了一個新電郵專門接收候選人資料,今年立法會選舉過後,收到由前港姐寇鴻萍有份開設、其女兒唐貝詩打理的團購網站PurrrChase的宣傳電郵,每天兩封,「我從來冇畀呢個電郵任何人,懷疑有候選人攞我嘅資料,賣畀市場推廣公司」。
逾百人接觸選民資料
供公眾查閱的選民登記冊,只能看到姓名和地址,沒有身份證號碼、電話和電郵,張先生電郵地址很可能由選舉處和候選人團隊漏出。資訊科技界立法會議員莫乃光表示,選舉處將選民的資料製成光碟交候選人,再交助選團發放選舉資料。以新界東選區為例,共有19位候選人,連同超級區議會7人,以每名候選人有最少4名助理計,有過百人接觸過光碟。
莫乃光稱,其實一直有候選人利用選民資料作選舉以外用途,「落選咗會繼續用電郵同選民聯絡,科技界選民就收到商會同埋學會嘅通訊,不過有選民收到團購電郵,都係第一次聽」。他指有關行為涉違反私隱條例和選舉條例,選舉處有責任追查洩漏源頭,「越嚟越多人用電郵做聯絡,政府應加強規管」。
經超級區議會出線的立法會議員涂謹申表示,現行制度下,政府難以避免選民資料外洩,靠候選人自律。在新界東出線的大律師湯家驊則稱:「選前要簽字承諾不會外洩,我自己冇經手,直接交畀議員助理處理,分發時好小心。」湯認為選民資料被濫用作商品宣傳屬事態嚴重,私隱專員公署應介入,「若資料外洩涉及金錢買賣,買賣雙方都可能犯法,應直接向團購公司調查」。
PurrrChase拒回應
不過,網絡保安專家趨勢科技安全顧問林志堅則指出,透過網絡安全措施可追查洩漏者,「政府將選民資料交畀候選人時,可以將一啲自設嘅『認證電郵』混入去,一旦認證電郵收到其他宣傳資料,就知邊個洩漏」。
選舉處發言人表示,該處發放資料前要求候選人簽紙承諾資料只用作競選活動,否則屬違法。上屆區議會及立法會選舉,共接獲兩宗投訴。私隱署則表示,未有收過相關投訴。
PurrrChase老闆寇鴻萍稱事件交由公司處理,惟本報透過書面向PurrrChase查詢取得張先生資料的途徑,該公司不作評論,但稱已從宣傳清單刪掉其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