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手勿追】
市傳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以下簡稱會議)本周末召開,市場憧憬會議後有利好經濟政策出台,成為昨日A股爆升催化劑之一。回顧過去10年會議期間和及後5日中港兩地股市表現,A股確實升多跌少,但不一定能帶動港股表現,會議後兩地股市更往往出現背馳走勢,港股跌市比率更高達八成,投資者暫時不宜過於亢奮。
內地傳媒報道,會議今日在北京召開,屆時中央的新領導班子將會為明年宏觀經濟政策作出定調。有分析認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制訂明年經濟增長目標為7.5%,而城鎮化會成為會議的焦點。市場預期中央會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並會優化支出結構及改善收入分配等。貨幣政策則趨於穩建,預期明年或有一至兩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
2002年至2011年十年間,A股在會議舉行期間錄得七升三跌往績,上升比例高達七成。不過,本港投資者過去對會議態度明顯較為觀望,恒指同期錄得升跌比例各佔一半,反映會議對市況欠缺指標作用。
根據往績 與A股背馳
綜合兩者會議後五日表現,A股錄得六升四跌往績,升市比例仍然略高;同期港股竟錄得八次跌市,升市僅得兩次,而且兩次升市幅度分別只有0.34%及0.41%,反而跌市時幅度普遍逾1%,2004年及2007年跌幅更超過2%。
滬綜指及深成指昨日齊急抽逾4%,遠跑贏恒指的0.7%升幅。分析員解釋,港股近月走勢已大幅跑贏A股,A股昨日藉會議消息炒上,屬追落後表現,再者,A股今年是環球最弱股市,現估值仍處低位,稍有消息已能觸發強勁反彈;相反,港股6月起自18000水平展開升浪,至今已累升逾4500點,恒指已升至一年多高位,投資者戒心增加,縱有好消息,再上升空間有限;相反,只要憧憬落空,大市隨時出現調整,投資者須提防港股在會議後重演例跌的慣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