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共五百多員工,分成十多個組,最大的突發組員工百人,小的也十多人,多數是四、五十人一組,由副總編輯、採主或總監統領。沙膽虹發覺,每組員工的薪酬,都只有他們的組頭知道。對於一個十多人的小組,這個問題或許不大,因為組頭對各人的能力或可充份了解;但對於數十人或以上的組別,若然只有統領的副總編輯知道各員工的薪酬,則會衍生很多問題。首先,作為副總編輯,也不一定能充份掌握每個下屬的表現。最了解的反而是他們的直屬上司;第二,組內分組主管只能瞎子摸象,他們也不知道下屬的薪酬,如何評核他們的表現?他們聘請新人時,所給予的薪酬,又焉知道是否與現有同事有距離?久而久之,部門內員工薪酬將會混亂,旺市請的高薪,淡市聘的低薪,這樣的部門,員工內部矛盾怎不劇烈,士氣又如何能高昂?
沙膽虹希望各高層主管將更多決策權下放至各級主管,亦讓他們知道其直接管轄同事的薪酬。公司越透明,無謂的猜測就越少,是非就越少,各同事掌握的資訊則越多,效率就越高。
沙膽虹